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狄德罗效应”的理论,援引的是200多年前法国启蒙哲学宗师德尼·狄德罗的一个故事:话说狄德罗某日收到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他穿着新睡袍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总觉得家里的家具风格老旧,地毯针脚粗鄙,配不上身上睡袍的雍容华贵。于是,狄德罗一通买买买,把家里重新装修了一遍,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这时候,他心里不舒服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之后,他写了一篇文章《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进行反思。
施罗尔教授用这件事,来提醒身处消费时代的人们。我们在拥有一件新物品后,总倾向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所以,要不被购物冲动所裹挟,最好的抵御就是不接受那件“睡袍”。
但如何去抵御我们心底强大的贪婪好利的本性呢?下面这个案例研究,也许能帮到你:2012年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减少每天闲暇时间的静坐时,他们每日的脂肪摄入量也减少了。即使参加实验者没有被明确告知要低脂饮食,但由于他们减少了久坐沙发边看电视边吃零食的时间,他们的饮食习惯也附带着改善了。
一个习惯影响另一个习惯,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击倒另一个。没错,这就是行为心理学中的另一个概念“多米诺效应”:我们的行為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当你改变一种行为时,其他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就像买衣服这件事,你只要想一想自己可能此生都没有机会参加奥斯卡颁奖礼,那你就不会对橱窗里贵气逼人的黑色晚礼服动心;或者,你知道家门口都是石子路,你就不会执念于11厘米的细跟鞋。勉强穿上不适合的衣服,不光自己的身体知道,别人看你脸上的表情,也能知道。
其实“多米诺效应”也好,“狄德罗效应”也罢,都是岁月借由消费在考验我们的人性:你有没有学会妥协。而所谓理性消费,无非是跟岁月谈妥条件,大家皆大欢喜。
(长 思摘自《齐鲁晚报》2017年11月16日,辛 刚图)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