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纳·赫尔佐格是享誉世界的新德国电影大师之一,与法斯宾德、文德斯、施隆多夫等人齐名,被称为“新德国电影四杰”。
1974年,天寒地冻的冬天,赫尔佐格得知电影界前辈洛特·艾斯纳在巴黎病危。放下电话,他立即抓起一件夹克、一个指南针、一个帆布袋、一些生活必需品以及一个记录旅程的笔记本,从家乡慕尼黑徒步前往巴黎。
“我踏上了通往巴黎的路,我坚信如果我靠双脚走去,她就能活下来。除此之外,我也需要一段属于自己的安静时间。这不是什么自我放逐之旅,也不是出于挑战自然和人力的狂妄,而是为了一个人。”他相信,只要自己从慕尼黑徒步走到巴黎探望艾斯纳,对方就会痊愈。从慕尼黑到巴黎,乘坐高铁需要整整6小时,我们不知道他究竟走了多少个日夜。这个人对赫尔佐格而言是如此重要,让他觉得自己必须向命运提出恳求。后来,赫尔佐格真的走到了,艾斯纳也真的痊愈了。
赫尔佐格曾打过一个著名的赌。
为了激励一个年轻人拍电影,他打赌说,如果对方能拍出一部电影,他就吃掉自己的鞋子。结果那个年轻人拍出了纪录片《天堂之门》。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拍出《细细的蓝线》的埃罗尔·莫里斯。
大师没有食言,愿赌服输。
当时,赫尔佐格居然真的在纽约UA影院的首映式上当着上千名观众吃掉了自己的一只煮了5个小时的皮鞋。这一故事后来被拍成电影《赫尔佐格吃他的鞋》。
对此,赫尔佐格说:“吃鞋是一件蠢事,但人生有的時候就要干些蠢事。一个成年人在他的一生中,本来就应该吃一回自己的鞋子,或者干点其他类似的事。这话说给所有那些想要拍电影却不敢上手的人,别为资金、剧本烦恼太多,电影是运动,不是美学,动手拍就是了。”
如果说当今在世的导演中还存在一个疯子的话,只能是他。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