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如果你正在牙痛,那你一定能理解《安娜·卡列尼娜》里渥伦斯基所受的痛苦:“他坚固的牙齿的剧痛,使他的嘴里充满了唾液,使他说不出话来。他沉默了,凝视着开过来的煤水车的车轮,它沿着铁轨慢慢地平稳地滚来。”
而此时渥伦斯基的牙疼之所以突然烟消云散,是由于一股灼烧的心灵之痛取代了肉体之苦,因为他想起一件事,“整个人陷入极度的苦痛”,彻底忘了牙疼。原来他看着铁轨,瞬时想起“她”,或者该说是“她残存的部分”——他在车站行李间里见到她的尸首摊在桌上,旁边全是陌生人,而她的身体鲜血淋漓、松垮垂软,头往后仰,发丝垂落,睁着的眼睛凝然不动,吓人至极,而嘴巴仿佛还吐着他俩争执时她说过的话:她会让他后悔的。
如果安娜残破的尸首还无法让你忘记牙疼,你也可以想象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可怕场景,然后一边勾勒脑中景象,一边打电话给牙医预约门诊吧。
(茨 木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小说药丸》一书,李 旻图)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