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瓷器的诞生,从选矿采土到检验入库,需历经整整72道工序。在所有工序中,最为关键的是练泥、造型、绘釉和烧制四大环节。
堪称精品的瓷器,当是工艺考究、器形完美、釉彩莹润,传达出的视觉美、意境美直抵人心。瓷器的鉴赏也是先从造型开始,然后推及胎土、釉质、画风、包浆。令人赏心悦目的瓷器,无一不是造型精美绝伦,通体玲珑雅致。
说起来,瓷器的造型并不见得有多难,无非将陶泥踩炼糅合,放在缓缓转动的机轮上,用双手拉坯、旋胚,制作出各种器形。一个毫无基础的门外汉,只需练上两三个月,一样能做得有模有样,惟妙惟肖。
不过,造型工序很费时间,慢工才能出细活。陶泥在工匠手中或拉或揉或按或挤,至少要在机轮上转上几千圈。临到结束,工匠双手在瓷胚收口处轻轻一抹,机轮转动两三圈,便戛然而止,器形跃然而出。
这最后一抹大有讲究,必须一气呵成,恰到好处,否则就会前功尽弃。技艺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大功即将告成之际,也是工匠精疲力竭、心躁难耐之时。倘若静不下心,凝不住气,定不了神,稍一放松,收口就会厚薄不均,凹凸不平。好端端的瓷胚就成了废品、次品,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
马未都曾经说过,器口边缘做得周正温润、光洁平整的瓷器,才有资格登大雅之堂。所以,不管陶泥用料多么高级,也不管釉彩绘画多么绚丽,更不管造型设计多么精妙,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机轮上最后几圈的断然收口。
这确实值得玩味——似乎不仅是在说制瓷,也是在说做人。
(水云间摘自《莫愁·智慧女性》2016年第6期)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