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生于1928年,小时候绝顶聪明,他有两大特长:书法和戏剧。此外,在文学、绘画和体育方面,他也相当出色。可惜他数学差点,从初中升高中,就栽在几何上,第一年没考上。
关于这一事,欧阳中石有一段回忆。他说,1956年,他已从北大毕业,在通县师范教了两年书,暑假回到老家,顺便看望自己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顾谦先生。此公乃一代词人、名师顾随的弟弟,因为崇拜鲁迅,连发型和胡须都是仿照鲁迅的样式。巧得很,顾谦先生当时正在理发,听见有人进门,头也不回,问:“谁呀?”
答:“我。”
问:“是中石吗?”
答:“是。”
问:“你现在干什么?”
答:“教书。”
问:“教什么?”
答:“您猜。”
顾师说:“数学。”
中石大为惊讶:“您怎么一下就猜到了呢?”
顾师说:“要是教语文、历史,你就不会让我猜,既然让我猜,肯定是让人想不到的。初中时,你的数学不好,有一次几何成绩不及格,所以我就猜数学。”
老师的推理,让欧阳中石大为折服。
但是顾师也有考虑不到的地方:正因为数学曾经是弱项,欧阳中石后来特别加强学习,在加强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形成良性循环。高考时,欧阳中石选择的科系就有数学。在北大读逻辑学专业,高等数学是必修课,所以欧阳中石到通县师范教书时,数学已从弱项变成了强项。
欧阳中石晚年讲课,深有体会地说:“随着做学问的深入,才懂得数学知识是非常有用的。在努力攀登的过程中,原来哪里薄弱,就一定得补哪里。做学问犹如垒金字塔,下底与高是有比例的,下底不宽,是不可能有高度的。”
(林冬冬摘自新星出版社《跟理想主义喝茶》一书,邓 伟摄)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