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上海开明书局的厅堂里有副对联:“堂堂开明人,俯仰两无愧。”为人处世,倘能臻于“俯仰两无愧”之境,则不愧“开明”也!胡风说:“待人要做到合情合理。”对上做到合情易,做到合理难;对下做到合情难,做到合理易。既能对上合理,又能对下合情,更难。若能做到此,愚以为即是“俯仰两无愧”。而且,两者相较,能对下合于情,尤为可贵。
在北京砖塔胡同,曾和鲁迅先生同住一院的俞芳,在《和鲁迅先生相处的日子》一文中回忆道:“大先生(指鲁迅) 很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处处为别人着想……在经济上,大先生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从不计较,他出门有时坐人力车,车费总是多给一些,所以人力车工人喜欢拉他上班……他常说,人家辛辛苦苦换来一点工钱,是要养家糊口的,在有限的工资上和他们斤斤计较,是不道德的。”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金刚怒目的一面,那可谓是对“上”的讲理、求理,而对底层普通劳动者,他又如此体贴。先生算是做到“俯仰两无愧”了。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