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客厅的墙上挂了一幅字,我一眼便认出是溥杰的书法,朋友误认为我懂书法,其实我之前只见过那特殊字体一次;我又认出他桌上的紫砂花瓶是顾绍培的百寿瓶,朋友颇觉惊奇,而我只是在拍卖图录上见过它。
我闲来喜欢乱翻书刊,床头常放轻松的图文书籍——有关玉器、紫砂、书法、茶叶、烟斗等等,一本说尽,过眼即记,几十年累积,印在脑海里,虽然浅薄,但对懒得翻书的朋友来说,已感惊奇。
人过中年,进退不齐,专长不一,老同学相见,最能体认中年以后的变化。求学时,所读所学雷同,人人差异不大;经过数十年,读不读书,经不经事,人人不同,见面即知差异变大。
晚清《蕙风词话》虽然说词,可这段话于中年人有益,其中说道:填词造句要自然,有两条道路,一是性灵流露,一是书卷酝酿。性灵是天分,书卷是学力,但“中年以后,天分便不可恃,苟无学力,日见其衰退而已”。可见年轻时才气纵横,过了中年,若学力不进,亦日渐衰退。
(刘 振摘自《深圳商报》2015年7月6日,董克诚图)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