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有一个被群山包围的小镇。1754年,一位据说极度富有的商人雇用当地最好的建筑师,使用200棵杉树,历时4年,在小镇的中心修建了一栋共有40个房间、100多扇窗户的大木屋。
或许是为了减轻昔日不择手段获取财富所带来的负罪感,大木屋的主人请工匠在门楣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不要忘记,身体总会归于尘土,为虫蚁所食。”1976年,法国画家巴尔蒂斯到瑞士旅行,偶然在这座与世隔绝的小镇上见到了大木屋,他望着门楣上的”格言”,对身后的日本妻子说:”尽管我没有像大木屋主人那样备受负罪感的折磨,但我从未忘记我们都是匆匆过客。”他当即决定买下大木屋,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新的生活开始了。每天清晨,他走进画室,一直工作到太阳落山才放下画笔。他的画是画商们争购的对象,一幅可以卖到几百万美元。但他有一个让画商们痛心疾首的癖好:喜欢将自己感觉画得不好的画涂掉。
10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出山”的迹象。他不在江湖,江湖上关于他的传说却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想见到他,一批又一批的记者、崇拜者,到达小镇时,却发现大木屋的门紧闭着。
这些一无所获的人并没有因此而不满,在他们看来,能够看到传说中的大木屋,感受这位神秘的画家正静静地在某一个房间里作画,就已经足够了。他,连同他的大木屋,都成了传奇。
2001年,他92岁那一年,在大木屋中离开了人世。生前,他曾说:”我一直在我的画里确认自我,结论是:我不存在。”他做到了,但他无法做到不在别人的心中存在。
(作者:李浅予 来源:《滨海时报》2013年10月17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