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最平等的是光阴,光阴是资本。然而,人有顺境与逆境、幸与不幸的遭遇。住在大杂院,到公共水管去打水、抬土筐倒土、冬天安装炉子、夏天洗刷烟筒……付出了大好年华的大好时光,而且吝啬不得,非付不可。
国外的老朋友、同行比我们富有,但并非时间的资本富,而是由于他们那里交通便利、通信方便,不用排队,不用参加那些无意义的会议……然而我们不服气,于是吃得简单,穿得随便,不跳舞,不过周末……倒也练出了一种独有的韧劲来。鲁迅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有谁统计过,在对时间的支配上,到底是吝啬者多,还是挥霍者众?谁都无权过问别人的时间支付账目,吝啬者不理解挥霍者,挥霍者更不理解吝啬者。
我经常收到异地的初学者寄来的信和画作,要求指导。一看信,往往无知幼稚者居多,当地能当他们老师的人太多了,何必投函北京!信倒可复可不复,但其画再差,还得给包装好挂号寄回去。当然其间不乏真正在苦闷中的探求真理者,但更多是属于“慕名”来求教、要求拜师的。他们觉得,一经名师指点,马上身价十倍。我自己算不上什么名家,谅来真正的名家当会遭到更多的“袭击”。画,一目了然,看起来还较快,文学作品又如何对付呢?我曾听到请勿干扰夏衍、叶圣陶等老作家的呼吁。还是鲁迅说的:“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干扰者往往并不是有意去浪费别人的时间,只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也有财和命。他们既不爱财,也不爱命。
(杨 景摘自新世界出版社《短笛》一书)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