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当上西德总理的勃兰特是个人物。他在任内大力推动东西德、东西欧和解。然而,勃兰特却在1974年,从总理位子上黯然辞职下台。导致他下台的,是连环丑闻。不只因为一桩婚外情被曝光,更糟的是,曝光他婚外情的是他的贴身亲信,而且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位贴身亲信竟然是东德派来的间谍。
许多人惊讶于勃兰特的粗心大意——怎么能让间谍渗透到身边呢?更奇特的是,勃兰特刚开始并不喜欢这个埋伏在他身边的人,可是后来却越来越依赖他,甚至在收到了怀疑告状的报告之后都还继续用他。
东德间谍自己给出了答案:“我能成功,因为他视我如角落里的帽架。”
拥有权力的人,身边都会围绕一群亲信随扈,我们在电视上都看到过这样的阵势、这样的画面。不过认真想想,亲信随扈,意义何在?不是表面的意义,而是从政治人物眼中看出去的意义。会不会这些人无时无处不在,久了简直就跟空气一样自然,也就跟角落里的帽架一样不起眼了?会不会越是亲近的人,在有权力的人眼中,越是空洞虚幻,却也就越是不可或缺了?
很多人感慨:怎么有权力的人都看不到社会上受痛苦折磨的人?一个答案是——权力者的生活使他们习惯于再也看不见周围的人。
更严重的是,这也说明了人有权力久了,就很难对真实的人的感受有切身体会了。身边最靠近的人一个个变成帽架,那么距离更远的人,又怎么可能被看到?权力使人的视野与感受都变得狭窄,使权力者生命里的“人”的定义与范围缩得更小,他只认定跟他一样有权力的是人,至于其他的,都是角落里的帽架罢了。
(杨秉兴摘自《南方周末》2014年8月7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