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苦难深重的一年。从6月起,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大洪水,沿江堤岸多处溃决。根据当时国民政府的公报,到8月间,全国受灾地区波及16个省672个县。其中武汉灾情尤为严重,在洪水中浸泡了133天,整个江城一片泽国。《国文周报》记述道:“大船若蛙,半浮水面,小船如蚁,漂流四围。”足见其景象之悲惨。天灾之后,人祸又起。一个月之后,日本人在东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洪灾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将赈灾捐款、募集物资送往灾区。津城也发起大规模赈济募捐活动,南开女中就因此而制定了一条新校规。民国二十年(1931)十一月五日第六百九十九期《北洋画报》上,吴秋尘以“秋尘”的署名,发表了一篇名为《南开女中点验旧绳衣》的文章来报道此事。
这里所说的绳衣就是今天的毛衣。当年毛线多数来自外国进口,而且价格不菲,因此毛衣绝对算得上是奢侈品。
正是出于这种情况,南开女中的顾如、蔡秀卿两位女老师发动大家,检查登记毛线制品,每人只允许拥有一件,如发现另有其他,则充公捐给灾区。具体的操作办法是:凡是南开女中人员,不管教员还是学生,一律将毛织品送到学校登记,大到外衣,小到手套,均在其列。学校登记后,在衣物上缝制一个盖有紫色“验讫”二字印章的小白布证章。此后,主人方可穿戴。直到穿破为止,才可以再行添置。如果发现有人违反此规定,罚款一元,新衣物没收充公,捐往灾区。
(作者:方博 来源:《今晚报》2013年6月7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