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为了拜访托尔斯泰,在出发前,对于该穿什么样的裤子,契诃夫考虑了整整一个小时都无法决定下来,他换了一条又一条,都不满意。穿上窄的他在想托尔斯泰肯定要说:不像话,这个蹩脚作家。而换上宽的,他怀疑托尔斯泰又会说快赶上黑海了,这个无赖……
契诃夫为什么会对托尔斯泰的感受如此在乎呢?这也许可从契诃夫的谈话中找到答案。有一次契诃夫对蒲宁满含深情地说:“我只害怕托尔斯泰。您想想吧,是他写出了这样的文字,说安娜(《安娜·卡列尼娜》主人公)感觉到,看到自己的眼睛在黑暗中放光!”
能够想象吗?这是那个已写出了《带哈巴狗的女人》和《草原》等旷世名作的人,那个说过“大狗有叫的权利,小狗也有叫的权利”名言的人。
无独有偶,蒲宁,这位在俄罗斯文坛一向“清高”,独来独往的贵族作家,对托尔斯泰也同样怀有这种高山仰止的敬意。蒲宁在回忆录中供述:“不知怎的,这位老人还是让我觉得害怕。”
又是害怕,与契诃夫有着同样的害怕。 他们害怕是因为他们面对着一个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的皇皇巨着的文学巨人;他们害怕是因为他有着父亲般的威严;他们害怕是源于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仰慕和热爱。
(作者:张樯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1年10月18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