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在雨天,出租车总是不太好打?但是在没有下雨的平日,却偏偏到处都有车?火上浇油的是,出租车司机在下雨天,收工也特别早。
再看另一个试验,两个冰激凌放在你的面前,一个是半满的大杯,一个是堆到溢出来的小杯,你的理智告诉你,两份数量几乎一样。你会选择哪份?
再比如,如果工作内容一样,你是愿意进入一个大家都拿2800元、你拿2400元的公司,还是愿意进入一个大家都拿1800元、你拿2200元的公司?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小而满的那份冰激凌,而不是大而缺的一份;既是2400元比2200元多赚了200元,有相当比例的人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有学者研究过雨天不好坐出租车这个现象,并发现,司机倾向于通过每天“要赚多少才能够不亏”的方式来计算自己的工作时间,一旦到了临界点,他们就会停止工作。雨天打车人多,所以收工早,而平时活不多,他们的工作时间则加长。
但真正聪明的做法是:在雨天(单位时间收入高)的时候多干,在晴天(没活的时候)早点回家休息。
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对于“多赚”与“少得”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我们对于让自己“不亏”的心理动力,远远高于让自己“多赚”的心理动力。
为了不亏,我们弥补弱势的时间远远胜于发挥强势的时间,我们查缺补漏的热情远远高于我们关注优点的热情;为了不亏,我们在自己的“晴天”领域——那些乏善可陈的领域要了亲命地干,在我们本可以收获更多的“雨天”领域,则随便划拉几下对付。
显然,这种宁愿不赚也别亏的想法已经让我们放弃成为强者的机会,大部分人已经变成了庸人。
(作者:古典 来源:《商界》2012年第4期)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