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着名报人、原《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生前在对朋友谈起母亲对自己的两次教诲时总是饱含感激之情:“这是我人生记忆最深刻的两件事,事情虽然不是很大,却是我在人生路上的清醒剂。每当有少刻的迷惑时,就会想起母亲的那两次教诲,脑子也就立刻清醒了许多。”
范敬宜于 1983年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一年后,调文化部任外文局局长。从东北调到首都北京,无疑在仕途上又上了一个台阶,他当然很高兴。在安顿好工作后,他立即给远在上海的母亲写信,报告了这一喜讯。但令范敬宜没想到的是,母亲在接到他的信后,并没有表示出特别的高兴,却只给他回了简单的8个字:“位高坠重,君可休矣。”范敬宜捧着母亲的回信细细咀嚼,顿觉涵义颇深。
范敬宜又给母亲回了一封简短的信,写到:“请母亲放心,儿子一定时时记住并实践母亲的教导与期望。”
1986年,范敬宜的工作又做了调整,担任《经济日报》总编辑。这年4月,他得知母亲生病,就回上海去看望。在准备返回北京时,见时间还早,就想和母亲再聊一会。母亲对他说:“还是早点去车站,免得误了点”。他对母亲说:“不用着急,《文汇报》的总编马达一会派车来送我去车站,时间来得及。”他话音刚落,母亲就发火了:“你又不在《文汇报》工作,凭什么要人家派车送你?还不赶快回了人家!”
母亲这一怒,吓得范敬宜赶紧打电话给《文汇报》总编马达,让他千万别派车来了,说自己会想办法去车站。马达不知情由,再三追问发生了什么事。范敬宜只是说:“反正你别派车就是了,以后见面再给你解释。”范敬宜匆忙和母亲告别,租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去了火车站。
范敬宜后来总结道:“可以这样讲,没有母亲对我的那两次敲打,我也不会走到今天。”
(作者:张达明 来源:《思维与智慧》)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