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 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两类:精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
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
二分说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两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两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
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
四多说伟人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
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胡适加上“手到”;文豪鲁迅再加上“脑到”。五到俱全,乃读书良方!
六字说法国哲学家卢梭把读书归纳为“六字”:储存、比较、批判。
七录说明代张溥之书房命名为“七录斋”。每读一篇佳作,必抄录之。录完,默读一遍便烧掉;再抄,再默读。反复七次,。
八面说北宋苏东坡自称读书“八面受敌”。一本书分作几次读,每一次探究一个方面,方方面面掌握了,自己写文章就能多角度联想,挥笔自如。
九审说文学史家陈中凡研读古书“审谛九事”:别真伪,识途径,明诂训,辨,考故实,理,知家法,察史实,知流别。
十目说清代学者阮元说:“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
(作者:李嘉祥 字数:654)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