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价300万的大四生

相对于绝大多数同龄人,浙江理工大学大四学生吴立杰已经开创出了一份令人艳羡的事业。他的“豪雯服饰”不知不觉间挤进了“杭派女装”展台,同时出现在兰州、西安、成都、重庆、哈尔滨、郑州、南京等城市的街头。“我可以与顶级设计

相对于绝大多数同龄人,理工大学大四学生吴立杰已经开创出了一份令人艳羡的事业。他的“豪雯服饰”不知不觉间挤进了“杭派女装”展台,同时出现在兰州、西安、成都、重庆、哈尔滨、郑州、南京等城市的街头。

“我可以与顶级站在同一舞台上”

2001年冬,CCTV“脑白金”杯大赛上,来自理工大学(当时的浙江工程学院)的学生服装吴立杰第一次感受到了大赛现场的紧张气氛。设计精美的舞台、现场观众的人数、电视直播的氛围,都对这个从来没有上过台的小个子男孩构成了压力,他几乎说不出话来,脑子里一片空白。

就在那次大赛上,读大二的吴立杰凭借作品“快乐精灵”获得全国优秀时装的荣誉。

那是一次难得的梦幻经历。对吴立杰来说,梦幻感觉绝非仅仅因为在众多专家和电视观众面前“秀”了一把,更在于他找回了一种自信,那就是:“我可以与来自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日本东京艺术学院等名牌学校的顶级站在同一个舞台上。”

吴立杰是从温州泰顺的一个小山村走出来的。中学时一次偶然的机缘,他喜欢上了美术。高二暑假,他独自跑到杭州,在中国美院附近的凤凰山下找到一间画室学画。三个月的苦夏,他白天在教室学画,晚上也住在里面。没有电扇,闷热难耐,蚊虫叮咬,也都只有忍了。接下来的那个春节还没过完,他又到了北京学画。住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一个老乡宿舍,每天早晨6点就得起床,坐公交车去上培训班。

遍尝学画之苦,高考成绩却不够理想。他曾报考七所艺术类院校,专业成绩全进了前十名,却都因为英语成绩稍差而被拒之门外。最后,在方面颇具实力的浙江理工大学录取了他。几年前,这所大学的名称曾是浙江工程学院、浙江丝绸工学院,培养过许多优秀的时装设计师,被称为“设计师的摇篮”。

吴立杰当然不是来镀金的。他心里隐隐然有几许失落,也产生了一种不服气的念头。从大一开始,吴立杰就几乎没有清闲过,他说:“我几乎没有经历过一些同学那样的大学生活。我看人家都过得很开心,很放松,我却一直都那么紧张。”

所以,他能够大二时就让自己的才华绽放。在CCTV“脑白金”杯大赛上,日本服装设计大师谷川云雪看到吴立杰的作品后,叫了一位翻译,主动与他打招呼,并且问他有没有兴趣到日本学习。

“设计服装,更需要设计自己”

吴立杰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他打算学服装设计时,家里人包括爷爷都反对,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小裁缝”。但是,吴立杰坚持自己的选择,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

进入大学后,吴立杰就开始显露出他在“设计”方面的才华。只不过他“设计”的对象不止是服装,更是几年的大学生活。

吴立杰在大一阶段确立的目标是掌握电脑操作技能,学会用电脑设计作品。“记得刚进大学的时候,上电脑课,好多同学对电脑操作已经很熟练,而自己连开机关机都不清楚,都要请教同学。”他说。

吴立杰痛下决心:要学好计算机。几个月后,他已经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接着,他就到两家服装兼职。

大二的主题词是“参赛”。那一年他参加了一系列的服装设计大赛,在CCTV“脑白金”杯、中华杯、菲尼迪国际服装设计大赛、西湖博览会等赛场上一举夺得五个奖项。

与服装无关的东西,比如油画、雕塑、国画等往往成为激发吴立杰灵感的要素。在参加CCTV那场比赛的前一个月,他设计了许多作品初稿,但都不满意。有一天,他独自到杭州吴山路古董街转了一圈,看到冰糖葫芦、古钱币等东西,忽然间就找到那种“既古老又有童趣”的感觉,回校后当天晚上就完成了那件获奖的作品。

参赛的同时,吴立杰还在兼职。最初一个月拿过400元,很快能拿到1800元,多的时候可以拿3400元。“除了第一学期,上大学每年一万多元的学费都是我自己挣来的。”吴立杰平静地说。

大三时,他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悉尼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出场服装设计。同时,他与两位同学用20万元注册了第一家策划,他拥有75%股份。对吴立杰来说,这是非常大胆也非常关键的一步。

位于杭州中山花园,属于黄金地段的高档写字楼,月租金5000多元,加上人头费、电脑设备费等,投入很大,基本上都是吴立杰父母做小生意的本钱。

他们主要是替服装公司做品牌策划。一开始,没有人看好他们,总觉得过于玄虚。的确,公司成立之初大受冷落,没人买这几个学生的账。三个月时间的煎熬,只有出没有进,他一个暑假就瘦了十多斤。

“做兼职与自己办公司不一样,兼职不用担心业务;自己当老板,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业务。”他多次品尝着被冷落、被利用的滋味。走进有的公司,没有一个人理;有的公司只想利用他的创意和策划方案,却并没有与他合作的诚意。

同所有创业者一样,最初几步路总是最艰难。为拿下第一个策划方案,吴立杰跑了28趟。

“三彩服饰”是杭州有名的企业,吴立杰决定先攻下这个“堡垒”。“三彩服饰”在杭州远郊,吴立杰每次都花几个小时、转三趟公交车赶到那儿。吴立杰到公司门口时,早已是汗流浃背。他不能这样去见潜在客户,于是每次都找有水的地方先洗把脸,收拾好心情,再鼓起勇气迈进那有些冷漠的大门。开始的时候,他根本连老总的面都见不上。

几个月焦灼,数十趟奔波,吴立杰的认真和执著终于有了结果。他的方案被摆到了企划经理的案头。那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一大堆的事情,“他们说模特不行,就得赶紧换模特资料;外景不行,就换外景……”

最后,吴立杰总算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他又一次次跑温州,争取到“欧王服饰”的策划业务,并与“浙江鳄鱼”建立了业务联系。此后,公司发展虽不能说一帆风顺,但有几家大公司的成功案例,小公司就开始主动找上门来。公司承接的业务越来越多,最多时一个月就接了25单生意。

“只要有六成把握的事情就去做”

2003年底,他又作出一个决定:办一家拥有自己品牌的服装公司。他在替其他服饰品牌做策划的过程中,对于市场需求、品牌定位等进行过大量调查,很清楚什么样的服装会受到欢迎。

“有六成把握的事情就去做。”这是吴立杰的信条之一。他认为,许多事情一开始都有风险,不过要是等到有八九成把握甚至万无一失时才下手,机会就不是你的了。

2004年2月,吴立杰的第二家公司——“豪雯服饰”杭州分公司正式开张了。“豪雯”的风格特点是简洁、大气,目标人群是25岁至35岁的白领。一经推出,市场反应就非常好。几个月之内,“豪雯服饰”专卖店就迅速在全国一些大城市落户。

吴立杰最欣赏李嘉诚“由小做大”的经营智慧,拥有了这种似乎有些细碎的智慧,才可能做出有魄力的大事。吴立杰的得意之笔,就是花30万元的年租金,在最好的杭派服装市场华夏大酒店内租了一个位置极佳的展示台。客商们一看公司有“实力”,便想进去转转,继而发现那些全部由吴立杰本人设计的服装无论在款式、面料还是配饰方面都不错,也就乐于选购了。

说起来,吴立杰已经是“300万身价”的人了,他还是每天坐公交车往返于学校和公司之间。许多同学甚至不知道他开公司的事,只知道他在外兼职。

吴立杰现在有点像“空中飞人”,他几乎每周都要去一次上海,逛逛淮海路、南京西路等,看一些国际品牌的服装。他也经常到全国各地的专卖店了解销售情况,把一些新思路传递给专卖店经理。他要求“豪雯”专卖店能像那些知名品牌一样,开一家成功一家。

射手座男生吴立杰心态平和,他并不认为自己现在已经很成功,今后的路依然漫长……

(作者:吴志翔 字数:3372)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