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遵守公共秩序,开始关心社区公益,践行环境保护,热心慈善事业,人与人之间广泛表现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真诚态度等等,都是市场经济时代道德精神的表现。新闻记者为了报道事实深入现场,医护人员忠于职守

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遵守公共秩序,开始关心社区公益,践行环境保护,热心慈善事业,人与人之间广泛表现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真诚态度等等,都是市场经济时代精神的表现。新闻记者为了报道事实深入现场,医护人员忠于职守不惜以身殉职,类似的高尚精神是市场经济的支撑点。人心的向善愿望,是一股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是一种潜在的道德资源。但是我认为,“”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要求不可能真正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按照我们以前所倡导的道德观念,认为追求是不道德的,认为“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如果存在一种“”对一切人都不利,或者只对一两个人有利,这种还有什么道德价值?当“”的原则应用于他自己时,他应该后于别人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可是当同一个原则应用于别人时,他也成了“别人”,他的利益又应该先得到考虑。这就陷入了矛盾。

(周作福摘自《做人与处世》

2008年第8期)

(作者:茅于轼 字数:447)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