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逃避一种心理责难,每次从这座城市返京,我都尽量避免与老师见面。李老师是我高中时的班主任,没能在他的悉心教育下直接升入高等学府,使我一直难以原谅自己。老师姓李名永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成了我最深的记忆
为了逃避一种心理责难,每次从这座城市返京,我都尽量避免与见面。李是我高中时的班主任,没能在他的悉心教育下直接升入高等学府,使我一直难以原谅自己。姓李名永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成了我最深的记忆。
三年,小城的林荫以统一的姿态绿过又黄过;而我总在每一个黄昏,悉数秋天的脚印,想象着我和我的老师行走在同一片夕阳之下,幻化给世界以美丽的背影。
时间和步履的匆忙也没能攻破我们还当再见的誓言,所以,在街道邂逅老师的那一刻,我并不惊讶。世界很小,老师很早就这么说了。四周的景物又一次熟悉起来,软软润润的凉风弄得我发痒。我想我闻到了海的气息。
没有言语。我们彼此凝视。三年,老师更添成熟男人的韵致,迎着风的笑容是饱读诗书之后的惬意和坦然。还是那样的笑容!我感叹着老师对我的宽容。
我听到风的声音,它缓缓地、缓缓地,小猫似地慢慢爬来。
为什么不回学校看看?
孤雁哀鸣的苍凉,如冰粒一样洒满我全身。我的心抖了抖。我无法说出我的理由。
落叶,开始空空荡荡地飘向这条街道。街的尽头,站着偶然相逢的我和老师,我们像在发掘《黄昏》一样的题材,拂过泛黄的照片展颜一笑。其实,一切又多么实在。
我依然没有承诺。
我知道,我的学校仍在那高高的北坡,我的老师,也在的。
初秋的风一直一直地吹,濡染了我满身的风的味道。生命中很多东西,本来就是这样。
(刘庆刚摘自《重庆日报》)
(作者:郑家艳 字数:675)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