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上流20要素等4则

扮上流20要素□文/胡斐1.不能穿秋裤。男士裤子的长度以从鞋尖算起的第三个鞋带眼为宜。2.去掉所有衣服上的Logo。上流们的衣服都是在法国或英国几家裁缝铺定做的,绣有他们姓名的首字母。3.一定要备齐射击服、骑马服和猎装,

扮上流20要素

□文/胡斐

1.不能穿秋裤。男士裤子的长度以从鞋尖算起的第三个鞋带眼为宜。

2.去掉所有衣服上的Logo。上流们的衣服都是在法国或英国几家裁缝铺定做的,绣有他们姓名的首字母。

3.一定要备齐射击服、骑马服和猎装,因为它们可以把你和普通阶层迅速区分开。

4.有运动装,并要有一副“我有钱,我也有闲”的气质。

5.不会挂挡就不要开保时捷。真正的上流自己开车,更看重车的操纵件能、路面附着力等等。

6.在慈善聚会和奢侈品发布会上,要让摄影师捕捉到你的身影,以便有机会登上媒体的社交版。

7.上流们的旅行不是为了从工作中解脱出来,而是去发泄多余的精力。

8.经常举行家庭烧烤聚会。前提是至少有一个超过100平方米的花园和全套烧烤设备。

9.做客时记得带上橡皮球。你可以和上流们的玩拍球游戏,也可以丢球给狗玩耍,这是融入他人家庭最好的办法。

10.将钱捐给中华慈善总会,以彰显在慈善机构选择上的品位。

11.具有一定的古玩鉴赏知识,经常出席一些小型拍卖会。

12.在谈到金融、投资、职场时,英式英语听上去严谨高贵;运动中夹杂美式英语的专业词汇,立刻显示出你是此项行家。

13.说“lavatory”而不是“toilet”。如果你在饭桌上小辞一会儿,把厕所称为“toilet”,立刻显示出你属于普通阶层。

14.在恰当的圈子里,恰到好处地提到一些骇人听闻的逸事,能让人觉得你见多识广。

15.上流们更注重隐私和文化品位,属于他们的应该是音乐会、歌剧或者家庭读书会。

16.会玩儿桥牌和桌球。

17.早餐、午餐、下午茶和晚餐之后的具有时尚感的加餐,是去吃夜宵,一定要在晚上去过剧院、听过音乐会后举行。

18.喝过好酒并说出所以然。

19.吃有机食品。

20.只要突出家庭XX,私人XX,专有XX个人专项的服务,离上流就近了一步。

(钱坤摘自《新周刊》2008年第21期)

我是你爸爸

□文/庄羽

我们的老冯是个对生活极热爱并且有情趣的人,平日里最高兴的就是请到家中小聚。但他最近有点烦,一向靠谱的他为了上中学的居然也开始不着调起来。

有一天,回家告诉他爸,说坏放学拦着他跟他要钱,儿子没给,对方便不依不饶打了他。老冯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仗剑天涯的热血青年,为没少打架。可如今总不能跑到学校去跟一帮孩子理论吧,弄不好那帮坏孩子转脸儿对儿子变本加厉;不管?又怕这事儿影响了他的学习,单单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儿子面前的威信也不能袖手旁观,思来想去,老冯有了主意。

他把儿子叫到跟前,问他哪儿能找到比拦着他的那帮孩子更坏的小青年,儿子想了想说网吧,老冯便从兜里掏出五百块钱,“这事儿爸没法替你出头,你得自己解决。爸给你五百块钱,你去网吧找几个人把这件事儿摆平了……”要不是老冯媳妇大喝一声,果断地把这事儿掐死在萌芽里,没准儿儿子他们学校一个全新的小流氓就此诞生了。

这事儿很快在朋友圈子里流传开来,成了老冯的一个段子。没过多长时间,在一次喝酒聊天之余,一个朋友兴奋地告诉老冯说,他们单位的一个保安认识社会上的一个号称“校长”的小青年,说学校里的坏孩子都怕他,这个跟老冯同样不着调的叔叔打算让他们单位的保安跟“校长”打声招呼,不许坏孩子再欺负老冯的儿子。老冯一听又来了精神,立刻给儿子打电话,通报了这个新情况,并且安慰儿子:“你甭怕,爸肯定不会让他们再欺负你……”

打完电话,朋友们又对老冯一顿数落,连同那个不靠谱的叔叔,“你们这么做,非把儿子教坏了,‘校长’一出面,那帮坏孩子是不敢欺负他了,改崇拜他了,那不更麻烦!”老冯也觉得是这个道理,赶紧又给儿子打电话,“儿子,他们刚才都批评爸爸跟叔叔了,说不能这么干……”

(奚小强摘自2008年11月20日

《城市快报》)

蝴蝶效应

造牛人

□文/上上签

吹牛是讲段位的。花半年薪水去香港买来品牌包包,逢人便惊呼“太便宜了”;到处跟人慨叹年薪十万吃饭都不够,所谓的年薪十万,是把单位中秋节发的月饼、甚至免费提供的立顿红茶都折合成人民币包括在内;开口闭口不离“如果当时不离开那家民营企业,我现在最起码也是副总了”……

这些最常见的低段位,让人想起了蝴蝶效应: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引起一场飓风!如果这些朋友当年不是为多出来20%的薪水而跳槽、不是志大才疏辞职创业……如果不是蝴蝶效应,我估计我的朋友全部非富则贵。

高段位牛人则一不会拘泥物质,二不会局限小我,三必定是眼光放长远。这样的牛吹起来,才能让听众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位朋友离开某家上市公司后,从来不说“老子如果留在那儿,现在身价千万”,人家明白越是那样渲染过去,越是衬托现在萧条。这位朋友在离开第二家公司的时候,我很为他着急,听说这家公司上市在即,一个人一生错过一次千万身家是运气不好,错过两次那就是和钱藏猫猫了。朋友则说自己志不在此,且再三叮嘱我说:“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我离开,我怕影响老东家的上市。”

这可是我听过的最精彩的说辞。类似句式可以说成:很烦呀,我现在只能买小排量经济型车,要对股东有个交代……这就叫燕雀皆有鸿鹄之志!

有位朋友最近要去美国,我教他把MSN的签名改成“华尔街金融风暴可害苦我了!”就牛气冲天了。这牛皮倒也不是乱吹,美国国会本来要通过法案简化赴美工作签证办理程序的,结果华尔街一风暴,国会没空理这事,我朋友办工作签证仍然很烦很复杂。这就是蝴蝶效应,如此吹牛,才能造就世界级的牛人。

(尹航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第42期)

请叫我肖先生

□文/肖辉鹏

肖先生今年21岁,习惯了无忧无虑生活的他发现,突然之间,一切不在掌控之中,他有一点害怕。他知道今天生活的答案在昨天都可以找到。他骑着脚踏车来到一块空旷的草场,他要借着这寂静之声,细数过往。

肖先生的大学开始在2005年,他觉得一切都很新鲜,但很快生活的琐屑和人世的复杂让他厌烦。书成了他最好的陪伴。

第二年,肖先生坐火车去许多陌生城市,在街道瞎转,东张西望。他觉得自己不一样:“没有人知道我到过什么地方,做过什么,看过什么风景。很多事情做过了,也忘了,所有发生的都成为过去,只剩下一个我,那一切有什么意义?”这让他陷入了沉默。

第三年,肖先生花了很多时间看电影。通过电影,世界在他面前展开,变得丰富。20岁,妈妈给他过生日,告诉他,他已经长大,他躲开了,像个8岁的小孩。

永远都不想长大的肖先生,今年变了。他知道舒适的生活之外,他肯定也错过了什么。他没有后悔,认真起来,开始做一些事情。为了表示决心,他来找我,要我做证明。我给了他一个建议:变化,要从称呼开始。所以再碰见他,再呼他小肖的时候,他会跟我说:“对不起,请叫我肖先生。”

(王宇辉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2008年第41期)

(作者: 字数:3180)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