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

日前,《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分别是: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è误读成了yuè。2.社会热点词汇中

日前,《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分别是: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è误读成了yuè。

2.社会热点词汇中易出错的是“三聚氰胺”。“氰胺”应读qíng’àn,但国人普遍将其误读为qīng’ān。

3.高考中许多学生用“震憾”一词形容汶川大地震,正确用词应该是“震撼”。“撼”为手旁,意思是以手摇物;“憾”为心旁,意思是心有缺失。两者形近而义殊。

4.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狙击/阻击。2008年末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等标题频现于报纸、网络上,其实这里的“狙击”应写为“阻击”。“狙击”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才是防御性的阵地战。

5.旅游景点爱用繁体字书写名人故居的说明牌,却往往将“”误写为“”。“里”字本有其字,和“里外”的“里”不相干。

6.社会机构称谓中,“非营利机构”常被误写为“非盈利机构”。营利是指主观上谋取利润,盈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两者出发点不同。

7.上容易用错的词是:期间,如“期间,我参加了一次考试”。“期间”不能单独放在句首使用,应该写成“其间”。

8.上容易混淆的成语是:“望其项背”和“望尘莫及”。前者表示差距不大,后者表示相差悬殊。

9.财经术语中,“存款率”和“存款利率”有时会被新闻媒体混为一谈。前者是指金融机构向央行缴存的比率,后者是指央行对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10.近年来《红楼梦》被屡屡翻拍,“”也登上“百家讲坛”等热门电视节目。但研究中的“索隐派”,一再被讲坛学者们误称为“索引派”。“索隐”是指钩沉索隐,探究故事背后的事实,而“索引”专指图书检索,两者有非常大的区别。

(孙一迪摘自新华网)

(作者: 字数:867)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