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瓶矿泉水上路

表弟厌烦了到处打游击战的打工生活,下定决心要自己做点什么。表弟除了一身力气,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思来想去就在一个居民区楼下的巷子里找了一间门面,开了一家液化气换气站。起早贪黑蹬着一辆二手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开

表弟厌烦了到处打游击战的打工生活,下定决心要自己做点什么。表弟除了一身力气,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思来想去就在一个居民区楼下的巷子里找了一间门面,开了一家液化气换气站。起早贪黑蹬着一辆二手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开来。高亢的吆喝声喊哑了嗓子,天天累得骨头散了架,生意却寥寥无几。一段时间下来,钱没有赚到,人却变得又黑又瘦。
  出师不利,表弟有些气馁。换液化气的站点很多,竞争异常激烈。更重要的是很多液化气站通过缺斤少两赚黑心钱,搞得很受伤。一来二去,就选择实力强的老店,而像表弟这样才进来的小打小闹的换气站,客户很难接受。
  表弟铁了心地认为,诚实勤劳的人一定会有收获。于是就动起了脑筋,印了一些卡片,留下了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并特意在卡片显要位置注明:“凭劳动和良心挣钱,决不缺斤少两!”然后信心满满地挨家挨户发。
  生意虽然有了一点起色,一天的辛劳却所得无几,显然客户还是不大信任表弟。
  看着表弟逐渐变黑的脸庞,我不禁有些不忍心,就劝他放弃算了。可表弟的牛劲上来了,发誓不把液化气换气站经营好誓不罢休,铁了心要一条道走到黑。
  一天我在看报纸,突然发现一则关于表弟的通讯报道,旁边还有表弟乐呵呵的照片。通讯的标题是“带着一瓶矿泉水上路”,细看才知道,原来表弟又玩起了花样,并且这次玩大了,把自己玩上了报纸。报道说,一个换液化气的农民,为了取得客户的信任,登门取液化气瓶的时候带着秤,记下空瓶的重量,液化气换回来时再称一次,保证足斤足两。为了打消顾客的顾虑,他每次都会带上一瓶矿泉水,因为矿泉水瓶上标有重量,可以验证秤的标准与否。秤可以作假,但是未开瓶的矿泉水的重量是一定的!
  打电话给表弟才知道,为了打消客户对缺斤少两的顾虑,他特意买了一杆秤,为了验证秤的准确性,还特意带上一瓶矿泉水,称一下矿泉水,和标注的重量一致就说明秤是没有做过手脚的。表弟带着秤和矿泉水给一家人换气,感动了那个客户。客户正好是个记者,就把表弟的事情写了出来。那次报道以后,表弟的生意越来越好。大半年后,表弟喜滋滋地买了一辆小货车,生意越做越大。表弟的梦想是做全城最大的液化气换气商,把足斤足两的液化气站开满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秤可以动手脚调动它的准心,但是做人的准心却在每个人的心中,它有时候需要一瓶矿泉水来衡量。表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营销高手,他懂得如何把自己手中的矿泉水变成一支利箭,并准确无误地射中靶心。
  (房勇摘自《深圳青年》
  2008年第19期)
(作者:七 月 字数:1082)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