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总统写信的孩子也成了总统 1940年,罗斯福总统收到古巴一个12岁男孩的来信。“我亲爱的朋友罗斯福总统,”小男孩说,“我是一个古巴的儿童。我的家离你住的地方好像不太远。我是个聪明的孩子,虽然只有12岁,却经常思考问
给总统写信的孩子也成了总统
1940年,罗斯福总统收到古巴一个12岁男孩的来信。“我亲爱的朋友罗斯福总统,”小男孩说,“我是一个古巴的儿童。我的家离你住的地方好像不太远。我是个聪明的孩子,虽然只有12岁,却经常思考问题。”看来他说得一点不假。此时此刻,他显然在思考如何向总统开口索要他想要的东西。“我喜欢收藏一些有价值的物品,比如美钞。你能不能给我一张10美元的钞票?至今我还没见过绿色的10元美钞呢!你一定会满足我的愿望。难道不是吗?”信末的签名是龙飞凤舞的“菲德尔·卡斯特罗”。
外交部很快给予了答复,然而这个孩子的愿望并没有得到满足,因为信里没有附上一张10美元钞票。
罗斯福总统怎么也没想到,当年那个向他索要10美元钞票而遭拒绝的孩子,日后却让人伤透了脑筋—为了防范他的进攻,美国花了成千上万的钞票。
就在给罗斯福总统写信19年后,卡斯特罗推翻了巴蒂斯塔的独裁政府,建立了革命政府,同时也拉开了美国与古巴之间敌视的序幕。而且一直持续了40余年。
同样是在1940年,罗斯福寄了一套邮票和一本相册给马萨诸塞州一个9岁的孩子。这个男孩很有教养,他立刻写了回信:“亲爱的总统先生,我非常喜欢你送我的邮票和相册。我刚开始集邮不久,妈妈说你也热爱集邮,我很想有机会看看你的集邮册……爸爸、妈妈让我向你致以衷心的问候。”信末的签名是:约翰·肯尼迪。
他就是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从卡斯特罗的信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一种顽皮而霸气的个性,这种个性恰好在他后来的领袖生涯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肯尼迪是温文尔雅的,对于至高无上的总统,他只有礼貌,没有卑微。
不过想和总统拉拉家常
并不是所有给总统写信的孩子后来都成了大人物,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人之后还是普通人,他们信中谈论的也只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关注的事情,比如宠物、疾病、青春期之类。
1947年,杜鲁门总统收到一只叫菲拉的小狗。消息传出后,俄亥俄州一名叫菲利斯的小姑娘马上给总统写了信,信封很别致,有一个精灵和松鼠在窃窃私语,下面的配文是:你我之间的秘密。
信中写道:“亲爱的杜鲁门总统,我也养过一只叫菲拉的可卡犬,14岁那年它死了。现在又养了另一只小可卡犬,还叫菲拉,已经5个月大了。希望我们的可卡犬菲拉健康长寿。”
1973年的夏天,尼克松总统因患病毒性肺炎住院。他的健康状况引起了8岁男孩约翰·詹姆斯的关注,他给总统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尼克松总统,听说你得了肺炎,我也不幸得过一场肺炎,刚刚治好出院,希望你的肺炎不是从我这儿传染的。”
在总统康复期间,约翰还给了他不少建议:“你要学乖一点。听医生的话,像我一样多吃蔬菜,按时吃药、打针,8天就可以出院。真的,请相信我。”
10岁的凯莉·赫尔曼住在华盛顿,她竟然想借地利之便,差遣一下布什总统。她于2004年1月给布什总统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总统先生,这个周末我要去圣迭戈探访我的表姐,你能不能来我家帮我照顾一下我的两只猫?多毛的那只是毛毛,另一只叫喵喵。它们不会去你的房间骚扰你的,除非它们想喝水了。可以吗?我很乐意将家里的钥匙留给你。”
布什总统喜欢和小朋友打交道。至于有没有帮凯莉·赫尔曼看管两只猫,就不得而知了。
在美国孩子的眼中,总统和邻家的大叔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平等亲近的心态,使他们有了主人翁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构成了美国文化的精髓。
希望得到总统的帮助
因为总统是位高权重之人,所以,更多的小孩写信给他们主要是为了求助。
卡罗琳·韦瑟霍格给罗斯福总统写信的时候只有10岁。那时正值二战,她请求总统不要把她爸爸送上战场,她在信中说:“亲爱的罗斯福先生,我想给您提个建议,为什么不按姓氏首字母顺序来征兵呢?”由于韦瑟霍格的首字母“w”位列字母表第23位,按卡罗琳的想法,按首字母征兵要很久才轮到她的父亲。卡罗琳的稚气建议当然没有被罗斯福总统采纳,但后来据相关人士回忆,总统当时确实为小女孩的纯真和童心所感动,还给她亲笔回了信。
1980年,一个名叫朱丽的小姑娘给卡特总统写信道:“亲爱的总统先生,今年11月26日我就要满10岁了。有一天在电视上,我看到当年有一个10岁女孩问肯尼迪总统,能不能和他住上一个星期。现在我也请求:能不能带上我在白宫待上一个星期?我在学校学习过白宫的知识。我还保留了你的3张相片。你能答应我吗?”
对于这样的少年仰慕者,白宫工作人员自有办法。他们规定有白宫开放日,定期邀请各地小客人来参观。朱丽虽然没有和卡特总统待上一周,但最后还是一起度过了几个小时。
1984年4月18日,七年级的学生安迪·史密斯致信里根总统:“我的房间被母亲宣布为‘灾区’,她所说的‘灾区’,无非是指我的衣服和鞋袜混乱无序。可是,你知道我对整理房间一点都不感兴趣。因此,我请求联邦基金出资雇人清理我的房间。”
里根回了封信:“我相信你的母亲宣布你的房间为‘灾区’完全合理,既然是你母亲的裁决,按联邦援助基金的程序,应该向你的母亲提出申请。”
“联邦援助基金今年压力不小,飓风、洪水、森林火灾以及得克萨斯州的干旱接踵而至,相比之下,你的卧室之灾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我倒有个建议,你可借此机会发起一场自助行动,配合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志愿者项目。”
当时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高达1000亿美元,里根政府正在发起一项志愿者活动,鼓励民众自己解决当地的问题,而不要过多地依赖政府支援。
虽然是向总统求助,但他们并没有将总统想象成救世主。从孩子们理直气壮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其说他们是在求助,还不如说是在命令。
还有些小孩,将总统先生当成解惑之人,将生活中的烦恼毫无保留地向他们倾诉。
1963年,一名叫理查德·米灵顿的男孩写信给当时的总统肯尼迪:“美国人如此注重身体健康,而且有总统你作为我们的表率,为什么很多为人师表的教师却仍然大腹便便呢?”理查德进而建议肯尼迪总统:“总统先生,为了保证我的建议得到落实,国家应该出台一个规定,所有老师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和漂亮的体形。”
无论如何,儿童给美国总统们的信,足以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表达愿望的权利,不管这个愿望是多么幼稚可笑。
(草原木屋摘自《大众文艺·快活林》2009年第7期,黄煜博图)
(作者:小 妖 字数:2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