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太阳的孩子

  最初忧郁的几年里,每每中午时分就有一股冲动,想出去,在阳光下走走。没有理由,就是想迈开腿,走走。走到小路的拐弯处,走到树荫的尽头。  阳光里,仿佛某种招魂的气息,使我情不自禁地就往里走。  也许

  最初忧郁的几年里,每每中午时分就有一股冲动,想出去,在阳光下走走。没有理由,就是想迈开腿,走走。走到小路的拐弯处,走到树荫的尽头。
  阳光里,仿佛某种招魂的气息,使我情不自禁地就往里走。
  也许,现在也是。
  即使有一篇想好的文章在等着我,即使,灵感突然莅临。理智说,坐下来,抓住它。但拗不过的,是内心的那股冲动。
  心中热热蠢蠢欲动,买吃食买报寄信,目的就是一个:出去。如未果,心就开始滞留在这个念头上,仿佛有未了的事宜搁在那里,使我总坐不下来,心有所待。直到终于出去,心里那股躁动才平息下来。
  我不知道有没有“阳光强迫症”的名称,事实上,我还对阳光过敏,但我怎么也拒绝不了对阳光的热爱。
  又是一个四月午后,去图书馆还书,邂逅西区一带的露天咖啡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突然就不想动了,就想坐在那样的阳光里,春风里,想想心事,呷呷咖啡,有伴无伴都是好。
  桃色,朵朵,枝头花开,盛开着柔软着我们粗砺且倦怠的心情,牢牢捂了一冬的脖子和肩膀,哦,终于可以好好透一口气了。
  和煦的阳光仿佛一股心泉,轻抚着皮肤,重新温暖我们的身体和心情。那种暖烘烘的阳光气息,直钻肺腑啊。一种内心的愉悦从体内升腾起来。透过皮肤弥漫开来,渗入情绪。久违了,封藏的阳光记忆。皮肤呢,开了,吸吮着春光;身体呢,就甩开了情绪;心呢,轻了起来;胸腔呢,也打开了,一口气呢,就从肺里长长地吐了出来。
  人呢,忽然想做点什么。
  桃之夭夭,春光荡漾。忽然想到,春光呢,就像那种用心力和深情写出来的文字,是直指人心的,任何时候相遇,这股心气就会迎面扑来,让你不能不动心。
  春光里啊,又明媚又忧伤。或者说,忧伤被明媚洇染着,就变得可以接受了。
  啊,人是如此地需要好情绪。有时,对于我们自己最本质的需要,潜意识的表达可能会更直截了当,也更直抵核心。当我们被坏情绪裹得不堪其重时,我们的本能就开始突围。现在,它们要接受阳光的亲吻和抚摩了。
  阳光轻抚我们的肌肤,阳光进入我们的情绪。
  往事如梦,太阳如梦。
  忽然明白,阳光是这世上最古老也最有效的药方。
  永恒,普世,光照。阳光啊,是人类生存的最古老的精神支柱,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它是如此珍贵和如此简单。
  法国感官精神学专家派特里克·勒莫恩说:“作为白昼出没的物种,人类的生存作息与照耀我们的阳光息息相关。阳光除了能够让我们在各自的环境中感觉良好,也会增加一切形式及颜色的美感,因为阳光能够帮助大脑产生更多的内肽啡和多巴胺,这两样东西正是让我们产生一切愉快的根源。”
  研究表明,光照是通过皮肤发生作用并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也就是说,光照也是要皮肤吃进去的。皮肤饱了,我们才更富有激情,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那么,就顺应体内的即刻冲动吧,算是对自己的善待。沐浴着阳光,也许,我们才能充沛能量,也更有做事情的热情。
  阳光,是穷人的另一种上帝。
  阳光,体现着宇宙的公平公正。
  张小娴//摘自《解放日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