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黎白现在已是文学中年,常常当召集人,邀请大家喝个文学小酒。前年几位写小说的朋友相聚黎白兄家,扯到了唐朝齐己的《早梅》,其中有一联云: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里有个典故,先贤齐己最初写的
朋友黎白现在已是文学中年,常常当召集人,邀请大家喝个文学小酒。前年几位写小说的朋友相聚黎白兄家,扯到了唐朝齐己的《早梅》,其中有一联云: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里有个典故,先贤齐己最初写的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先生改“数”为“一”,大家夸奖改得好,体现出了早梅之早。黎白老兄冷笑说,如果我来改,一定更好一万倍。我肃然起敬,但见黎白兄对着黎嫂呼了一声:笔墨侍候!之后展卷挥毫:前村深雪里,昨夜万枝开。黎白兄偏头问,怎么样?万花似锦比一枝独秀要好万倍吧?
有了这桩改诗佳话,在咱们小城文学界里,对黎白兄的清议,从此毁誉参半。黎白兄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吾往山上来,见了百花开,至今仍想去,喊妹一起摘。黎白兄把这诗誊在宣纸上,花了250元人民币,请了敝市装裱界权威,给这诗裱了个大镜框,然后邀了七八位文朋诗友,一起品茗清赏。大家嗑了南瓜子,喝了碧螺春,中餐就了猪舌子佐三年藏药酒,于是都说这诗写得好。黎白兄连道:哪里哪里,这诗呈现现在这个样子,是文章不厌百回改的结果——首字最初写的是“我”,后来改成了“吾”,“吾”字的古味比“我”字要浓郁一些吧。
昨天,黎白兄在敝市晚报上发了一篇小小说,叫大家来奇文共赏。黎白兄喝了点小酒,脸色酡红,兴致勃勃给我们朗读起小小说来。大家一致叫好。黎白兄说:别夸我别夸我,我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这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还不在一个档次。这话对,黎白兄这小小说是1200字,《红楼梦》是120万字,距离确实还是挺大的。
黎白兄有才,原先我没怎么领略,这次我在他的袜子专卖店里听了高音喇叭里的词儿,深为叹服。黎白兄的广告是这么做的:本店袜子,不比第一;样样两元,通通两元;两块钱不算贵,用不着回家开个家庭会;两块钱不算多,去不了香港去不了新加坡;两块钱不白花,只只小脚用得上它;两块钱不咋地,买不了别墅买不了大飞机;两块钱不要想,跑不了市政府的官跑不了华盛顿广场;两块钱别犹豫,上不了梦露的黄金屋上不了布兰妮的软床铺⋯⋯
林杨//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