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与救赎

  2000年4月的一个深夜,来自苏北农村的4个失业青年,潜入南京一栋别墅行窃,被屋主发现后,他们持刀杀害了屋主普方及其妻子、儿子和女儿。普方一家是德国人,普方时任一家中德合资公司的副总经理。  警

  2000年4月的一个深夜,来自苏北农村的4个失业青年,潜入南京一栋别墅行窃,被屋主发现后,他们持刀杀害了屋主普方及其妻子、儿子和女儿。普方一家是德国人,普方时任一家中德合资公司的副总经理。
  警方很快破案,4名凶手被捕。在法庭上,普方一家的亲友们见到了4名凶手,在他们的想象中,凶手是那种“看起来很强壮、很凶悍的人”,可实际上却“跟你在马路上碰到的普通人没有区别”。4人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正式的工作,其中一个做过短暂的厨师,一个摆摊配过钥匙,且都刚刚成年,最大的21岁,最小的18岁。
  普方的母亲从德国赶到南京,了解案情后,竟写信给地方法院,希望不要判4个年轻人死刑。这个举动让人难以理解,老人却说:“德国没有死刑,我们会觉得,他们的死不能改变现实。”
  有德国记者在当时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上,转达普方家属希望宽恕被告的愿望,外交部郑重回应:“的司法机关是根据中国的有关法律来审理此案的。”
  但事件并没有以4个年轻生命的终结而结束,当年11月,南京一些德国人及其他外国侨民成立了普方协会,不仅仅是为纪念自己的同胞,更主要的是致力于改变江苏贫困地区儿童的生存状况。协会用募集到的捐款为苏北贫困家庭的孩子支付学费,希望他们能完成中国法律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他们走上“自主而充实”的人生道路创造机会。
  普方协会现任执行主席说:“如果你自己有个比较好的教育背景,就有了自己的未来和机会。有机会的话,人就不会想去做坏事,他会做好事,这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执行主席说他自己也是在德国农村长大的,只是在德国不需要付费,就可以完成小学、中学的学业,后来考上大学,自己才有了比较好的工作。如果需要付费的话,他父母也没有办法送他到学校去,可能他在德国就找不到工作,没办法选择他想要的生活。
  普方协会自成立以来,对苏北儿童的资助一直没有间断,随着中国逐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他们把资助对象延伸到了高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淡化了早期成立时的背景,在与受助学生交流时都是以爱德基金会的名义。普方协会的会员们,通常被介绍为一群“很有爱心的国际友人”。
  西方有句谚语,人性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人生来不是罪犯,有的人之所以成为罪犯,责任在教育和社会。雨果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普方的母亲和普方协会的成员们深信,宽恕与救赎,能让人性开出善良的花朵。
  刘明利//摘自2010年1月15日《城市快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