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东击西”与“欲擒故纵”英国作家毛姆在成名之前,经常为自己的书写广告。有一次,他在各大报刊上登载了一则“征婚启事”,说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而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新作中的女主
“声东击西”与“欲擒故纵”
英国作家毛姆在成名之前,经常为自己的书写广告。有一次,他在各大报刊上登载了一则“征婚启事”,说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而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新作中的女主角一样的人结婚。几天之后,伦敦街头的所有书店都买不到这本书了。
这种诱敌深入、请君入瓮的推销手段,不仅是一个浪漫的“骗局”,更是棋高一着的广告智谋。仔细想来,这不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吗?
在人际交往中,逆反心理是普遍存在的,精明的广告设计师常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来制作广告。前苏联有一家酒厂,别出心裁地在大街上造了一间小木屋,四周打上小圆孔,并挂上一块醒目的大牌子,写上“禁止参观”四个大字。来往的人们耐不住好奇之心,更受到逆反心理的强烈驱使,纷纷从小圆孔中偷看。设计者早就布好了“陷阱”,让偷看者看到“美酒飘香,请君品尝”的字样,而靠墙摆放的“正好”是一坛坛揭开盖的香气扑鼻的美酒。对爱酒如命的俄罗斯人来说,这当然是“挡不住的诱惑”,于是个个慷慨解囊,争相购买。这正是三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
随机应变打造“连环计”
巧妙地利用广告已经产生的效果,用“以退为进”的方法赢得商机,这大概可以算是智慧中的智慧,计谋中的计谋。
有一年圣诞节前,英国食品批发商立普顿为使其代理的乳酪畅销,在每50块乳酪中,择一块装进金币,同时用氢气球在空中散发传单,大造声势。于是,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在金币的诱惑和氢气球的震撼下,涌进了代销点。
但这种做法却受到了同行的反对和警察的干涉。立普顿马上以退为进,张贴通告——“亲爱的顾客,感谢大家食用立普顿乳酪,但发现乳酪中有金币者,请将金币送还,谢谢您的合作。”此告示一出,消费者在“乳酪里有金币”的声浪中,反而购买得更加起劲了。
后来,警方再度干涉,立普顿又在报上登了一大版广告,说:“警方又来了一道命令,故敬请各位在食用立普顿乳酪时,注意里面的金币,不要匆匆忙忙吞下金币,造成危险。”这个广告实际上是一次更厉害的促销,使竞争的同行在金币的攻势下毫无招架之力。
大谋无形,瞒天过海
有一些广告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在做广告,毫无创意可言,而实际上却非常高明。
海湾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有1127家公司万里迢迢地向部署在沙特阿拉伯沙漠中的军队赠送物品,而且都是无偿的。例如士兵们最需要的是饮料和香烟,百事可乐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和万宝路公司的老板就整飞机地送。
老板们如此慷慨大度,当然不只是出于对国家和士兵们的热爱,还是一种精明的算计。因为在海湾战争爆发的几周里,任何人在电视上“亮相”的频率都比不上美国士兵。人们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美国大兵,也就不知不觉地看到了士兵手中的可口可乐和万宝路香烟。老板赠送物品正是利用海湾战争大做广告,做大广告。
其实,广告自诞生之日起,其目的就只有一个,即最大限度地推销产品。成功的关键只在于是否能够给予消费者足够的诱惑,吸引足够多的目光。至于广告的形式,只要你有足够的智慧和谋略,甚至可以与产品本身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