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张德强是一个没有工作及科研经历的中国内地医学毕业生,从国内直接参加了USMLE考试(美国医师执照考试),最终取得了美国住院医生职位,在2009年6月赴美行医。其实,小强同学的目标,难度很大。
我的朋友张德强是一个没有工作及科研经历的中国内地医学毕业生,从国内直接参加了USMLE考试(医师执照考试),最终取得了住院医生职位,在2009年6月赴美行医。
其实,小强同学的目标,难度很大。要知道,每年提供24000个住院医生职位,只有1/3是被美国以外的医学毕业生取得,其中大部分又被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医学毕业生获得,留给中国医学毕业生的机会非常少,尤其是对没有绿卡和工作经验的医学毕业生来说,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整个过程历时四年(在踏准节奏的前提下),全部花费,根据他的估算,大概是15万,但照我粗略的计算来看,远远要比这个数字多——这还不包括因为学习所耽误的工作收入,当然,还有恐怖的房价,闭关四年,房价翻了肯定不止一倍,还有人生的种种干扰,种种意外⋯⋯所以,他所参加的USMLE考试培训班,起初有三四十人报名参加,坚持下来的人只有八个,最后只有两个人通过了考试并且取得了职位,其中一位,还是早就有了绿卡并且嫁给了美国人的女士。说实话,起点中文网上的修仙小说里,得道升天的成功率,恐怕都比这个要高。
但小强成了最终通过考试的两个人中的一个。他用26万字,将整个过程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包括英文培训、USMLE考试复习、签证申请、美国临床见习与实习、住院医生培训申请、面试等等环节。他的记录,后来获得出版,题为《小强海外行医记——一个中国医学毕业生的赴美旅程》。
小强的武器只有一样,就是专注。他虽然自认为是“傻乎乎的”、“粗线条的”,但他最大的优势,在于早早确立了,知道自己要什么,如何要到,他从可怖的自由里、从一万种可能性中、从一百万个选项里,剔除了绝大多数可能性,否决了大部分选项,给他的世界以限定。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去美国行医。他删繁就简,不做他想。钱不够,就攒钱;英语不好,就苦学英语;专业知识不够,就逐一攻克;缺少学习伙伴,就四处寻找,找到为止。一旦遇挫,能及时收敛自己的痛苦,迅速安抚内心世界的左冲右突,专注于寻求解决之道,而不是反复把玩自己的情绪,以及在磨难中享受沉溺并对自己的沉溺沾沾自喜。这种解决之道,是小说里的郭靖的处世之道,笨拙,但踏实,而且有效。
如果2012年末日到来,最后登船的,恐怕就是他这种情绪稳定、边界明确的人。
关于,洁尘在她的《找到了自我的人》中,有一段评述李安的文字,至今让我念念不忘:“他就是那种很早就确立了自我并遵循这种自我的人,一般这样的人身上都有一种很熨帖很体面很令人安心的味道,不像经历过太多内心挣扎和苦痛的人显得多少都有点皱巴巴的。那些很早就确立了良好的自我并很好地维护这种自我的人,天分甚高,同时后天也是十分自省和勤勉的。”
世界的确是复杂的,所以反而需要我们以一个单纯而专注的自我来应对,一个郭靖式的自我,或许足以让很多问题变得简单,要知道,所有的关于职业的技术,其实首先是一种人生的技术。
余少华//摘自《大学生》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