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30分钟车程后,陈水扁从“前总统”转变为代号“1020”的囚犯。2010年12月2日下午1时许,陈水扁吃完在台北土城看守所的最后一餐,登上20人座的中型警备车,启程前往桃园县的台北监狱。台湾“高等法院”裁
短短30分钟车程后,陈水扁从“前总统”转变为代号“1020”的囚犯。
2010年12月2日下午1时许,陈水扁吃完在台北土城看守所的最后一餐,登上20人座的中型警备车,启程前往桃园县的台北监狱。台湾“高等法院”裁定,因龙潭案和前101董事长陈敏熏案,陈水扁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和8年,两罪并罚,扣除羁押时间,陈水扁还需服刑17年半。
从这天开始,他每年享有的80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80万元)礼遇金停发,专用车辆撤销,随扈一个都不剩。
入狱之后,陈水扁服刑状况如何?他还剩多少“前总统”的特权?
“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
12月2日上午十时,陈宇(化名)就赶到了台北监狱。他是台湾一名摄影记者,那天的任务是拍摄入牢门时的陈水扁。沙尘中,陈水扁到了。他穿着灰色毛衣、蓝白色短裤,脚上蹬着一双拖鞋。如此随意的着装,跟过去出现在镜头前的陈水扁大不一样。自从2008年陈水扁被羁押后,每次出庭时都衣着整齐,神采奕奕,抱着一大堆资料,显得信心十足。
两年前,台湾特侦组正式羁押他时,陈水扁曾高举手铐,大呼遭受政治迫害。等后面的法警推他上车,他马上说手扭伤了,要求去台大医院医治。后来台湾检调机关吸取了教训,每次陈水扁出庭时,都有三名法警陪同,第四名法警则用摄像机拍摄整个过程。
走进监狱时,陈水扁朝周围看了一眼,停顿了一下,似乎是故意给周围的摄影记者摆拍。“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入监前,陈水扁办公室(以下简称“扁办”)秘书江志铭特意去看守所探望他,对于即将开始的监狱生活,陈水扁这样说:“成王败寇。”江志铭对记者说:“他会在黑暗中等待。”
“前总统”的“特权”
陈水扁入狱五天后,扁办主任陈淞山去看他。他带去了陈水扁喜欢吃的菜:一份肉,一份鱼,一份青菜,外加水果。
陈淞山现在是义务给陈水扁打工。从9月3日起,扁办的工作人员已不再领取“政府”发放的礼遇金。“但我们靠挺扁民众的捐款,工作勉强运转。”陈淞山说。
由于陈水扁的行刑待遇将从最低阶的第4级起算,他不能听收音机,不能看电视,一周只能见一次亲人,以及一次“立委”可以申请的“特别会见”。“他是个卸任‘总统’,总不能让他蒙着眼睛和耳朵,什么信息都不了解吧?”陈淞山觉得,陈水扁应该有一个正常的了解外界信息的机会,“包括他自己订报纸,看一些书”。
事实上,监狱方已经给予陈水扁特殊照顾。在台北监狱严重超编、很多牢房都挤了七八名犯人的情形下,他们依然给陈水扁安排了一间约4平方米的牢房和一名室友同住。陈水扁的室友没有政治倾向,是个刑期不长、个性温和的诈欺犯。由于他的行刑待遇为3级,陈水扁还可以蹭看他的报纸。
到台北监狱报到时,陈水扁同样享受了一些“特权”。以往押送新犯人,警车只开到监狱大门,但这次却让车径直开到监狱里面的接收中心。
陈水扁的行李很多,与一般犯人完全自理不同,监狱方派了三名管理员帮陈水扁跑前跑后,办理报到手续。
陈宇特别注意到,“入牢时,陈水扁也不像其他犯人走中间的管制门,而是走侧门”。
台北监狱向外界坦承:1020号和其他受刑人相比,待遇的确有所不同。例如他将和同房受刑人单独用餐,不必到餐厅集体用餐;日后也考虑找细软手工让他在舍房做,不用下工场。
但陈水扁似乎并不领情。“他曾经跟‘高检署’做过申请,希望将来可以移监到高雄,他家人就近看他会比较方便。”陈淞山告诉记者:“出于安全及到台北出庭的考量,监狱方会等到三个月后再来评估是否要移监高雄。”“这是他的正当权利。”陈淞山强调。
“他是台湾转型的附带品”
过去几天里,陈水扁的日子过得很规律。平常早上他6点40分起床,假日可以睡到7点,晚上则是9点统一熄灯。过去陈水扁喜欢在晚间看书,换了新地方就不得不改。监狱还没有给陈水扁安排工作,“除了睡觉,他只是继续写信,写书”,陈淞山向记者介绍。
踏入政坛30年来,陈水扁和他所生活的台湾,都在经历着蜕变。陈水扁从一个穷学生,成为“总统”,直到今天的阶下囚,台湾也从一个威权社会逐步开放,实现民选“总统”。但由于台湾民主转型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陈水扁即便是通过民主方式进入权力中心,也很难具备真正的责任意识和契约精神,相反却迅速被权力腐蚀。“陈水扁反抗国民党的权威,但他绝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鹏说,“陈水扁缺乏现代领导人的气度和理念,即便他和家人身陷四大弊案,却依然不认罪。”
“卸职领导人不管怎么样,都会有一大批支持者,如果把他关进牢里,政治会结下很深的梁子。如果马英九是个有担当的人,应该让这个案子走完法律程序,走完之后,在起诉的同时,就立刻宣布特赦陈水扁。”台湾政论人士南方朔说,“这样一来,真相出来了,仇恨没有结下。”12月2日当天,由扁办、台湾本土社团等成立的“救扁小组”宣告成立,他们要为陈水扁争取“政治上的无罪结果”。
其实,依然坚定地支持陈水扁的人已经不多了。
周杰//摘自2010年12月9日《南方周末》,
李雅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