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相声段子,乙告诉甲,记忆力好的表现是“走马观碑”,即骑着马从一座石碑前走过,能够把碑文都默记在心。甲夸口说自己不仅能够走马观碑,还能“走火车观碑”,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上,飞速经过一座石碑,
有个相声段子,乙告诉甲,记忆力好的表现是“走马观碑”,即骑着马从一座石碑前走过,能够把碑文都默记在心。甲夸口说自己不仅能够走马观碑,还能“走火车观碑”,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上,飞速经过一座石碑,他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乙:是什么?甲:廊坊!
虽说是个笑话,却让我联想到了旅行者的种种风格。有的人缓步慢行,走走停停,细细品味所经之地的风土、人情,将其融化到记忆中、心灵里。有的人小跑急行,走马观花,难以停下来欣赏周遭的鸟语花香。有的人正如相声所说,乘着高速列车,蜻蜓点水一般,穿梭在名山大川、亭台楼阁之间,停留在脑海中的,只是一个地名而已。
但这些人,并没有高低境界之分。
巴黎街头,一个小咖啡馆面对着埃菲尔铁塔。我看到一些游人匆匆走来,和同伴们用排列组合的方式大摆pose,拍下一张张以铁塔为背景的数码照片后,再匆匆离开。我不屑地调转回头,面对咖啡馆拍了起来,内心泛起一种清高:我拍下的才是真正的巴黎生活。当我心满意足地准备起行的时候,看到咖啡馆外坐着的一排巴黎人,慵懒地点着烟、品着咖啡、翻着报纸,有几人看着我,冲我笑笑,忽然心里一动:噢,无论是步履匆忙地拍铁塔的人,还是故作舒缓地拍生活的我,在巴黎人眼中,都不过是个“观碑”的人。
美国女学者芭泰尔曾走访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文化遗产。她发现,去参观那些废旧工厂的游客,都会表露出一种奇怪的怀旧情绪。在旧机器、旧产品面前,他们会说:“其他旅行者看到的都是表面的英国,只有这里才是真正的英国。”芭泰尔说,这些自以为体验到了真实英国的游客,看到的也不过是“舞台上的真实”而已。“他们没有看到两百年前工厂肮脏的环境、难以忍受的臭味以及工人们悲惨的命运,只看到了被打磨得锃光瓦亮的旧机器,和被美化的工作间。”
我开始替那些自认为比别的旅行者高一等的人感到悲哀。或许,与其追求一种所谓的旅行深度,不如问问自己,是否得到了所追求的快乐。无论是拍铁塔的别人,还是拍咖啡馆的我;无论是看伦敦塔的人,还是看旧工厂的人,如果都心满意足地离去,这就足够了。
旅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走火车观碑的人,还是走马观碑的人,重要的并不是你记住了多少碑文,而是你所看到的能否充实你的心灵。如果“廊坊”两个字足以让你微笑,那加快你的脚步又何妨呢?
张新玲//摘自2011年2月25日中青在线,
李雅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