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全球最美的中国模特等3则

刘雯全球最美的中国模特日前,美国著名男性网站AskMen评选出了2011年度全球最美的99人,在这份榜单中,中国超模刘雯是唯一的亚洲面孔。在2011年世界50强模特中,刘雯排名第六位,居中国模特之首。这位

刘雯

全球最美的模特

日前,美国著名男性网站AskMen评选出了2011年度全球最美的99人,在这份榜单中,超模刘雯是唯一的亚洲面孔。在2011年世界50强模特中,刘雯排名第六位,居模特之首。

这位来自湖南的女孩生于1988年,瘦高个、单眼皮、小脸蛋和一对甜甜的酒窝。近几年来,她在国际T台上风生水起,成为《VOGUE》、《ELLE》、《时尚》、《嘉人》等许多一线时尚杂志的封面女郎,还以第一个亚裔模特的身份成为美国品牌雅诗兰黛的全线代言人。

让刘雯走上模特道路的原因非常偶然。2005年夏天,学导游出身的刘雯看见了新丝路模特大赛湖南赛区永州分赛区的比赛简章。吸引她的不是模特的魅力,而是第一名的奖品:一台笔记本计算机,刘雯就这样报名參赛了。

但在海南三亚參加总决赛时,刘雯一个奖项也没获得,只是得到了新丝路模特机构的一纸合同。17岁那年,刘雯来到北京,“带着对这个行业的憧憬,希望能有一定成就,得到更大的发展,可是我高估了自己”,正如刘雯所说,各个国内外知名品牌以及时尚杂志要的全是有经验的专业模特,一个新人最初的工作,只是偶尔的演出。

可命运之神对她格外垂青。2006年冬,法国《嘉人》杂志的艺术顾问Joseph Carle来中国指导拍摄一组服装大片。按惯例会提前试一下服装,有时大牌模特因为档期问题无法试装时,会请体型相近的小模特来试装。刘雯接受了这样的工作,当她试完服装后,Joseph Carle已经决定另一组服装大片将由刘雯来担当模特。

于是19岁的刘雯,褪去丑小鸭的羽毛,开始显露天鹅般的姿态。短短两年间,2007年前还是C类模特的刘雯,到2008年已是公司的超A类名模。一个月20多次的拍摄,她尝到了自己曾经羡慕的忙碌滋味。

如今打电话回家,家里的老爸老妈问她还会不会哭,刘雯的回答是:想哭,但没时间。忙碌考验着刘雯的体力,也考验着她的职业态度。即便是牺牲宝贵的睡觉时间,刘雯每天早上起来都会洗一下头发,她说不管今天拍什么,头发干净点,造型师可以少花点时间,小小的细节体现着一个模特的职业态度。

时装模特千千万,能够脱颖而出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身材只是身为模特的基本要素,而脸蛋的美或丑并不是太重要,那么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模特的可塑性,对服装天生的感觉,以及身在圈子当中的人际关系——这些的综合大概可称之为一个模特的天分。

刘雯无疑是有天分的。她的五官不算出众,但脸形棱角分明,化妆师为她造型的时候可以极其方便地表达想要的感觉。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但肢体动作十分流畅。她的粉丝评价她:刘雯性格更大气可爱,爱交朋友很勤奋,适应能力和悟性更高,情商了得。

面对工作,刘雯只有一种热爱的表情:“如果我有一份工作,我就会非常激动。我从来不觉得累,我爱拍照,也爱时装周。我每天都很早起床,然后马不停蹄地化妆、弄头发,赶着去下一个秀。我爱这样的生活。”

工作之余,她不时更新博客,在其博客上,你能大致了解到一个国际名模的生活:到处飞,总在面试,总在饿肚子。她记录自己为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走秀的那次,“我只能喝咖啡,不是因为我是受气丫鬟或者减肥,是我的衣服露肚子,得忍着啊。下午五点的时候,大家开始吃晚饭,我也海吃了一顿,因为已经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

刘雯的偶像是名模卡门·戴尔·奥利菲斯——现今T台上最年长的模特,年近78岁的她还在2009年伦敦时装周上和一干年轻模特同台走秀,刘雯说:“我希望在T台上可以像她一样走得长久。”

特兰斯特勒默

凭借163首诗获诺贝尔文学奖

2011年10月6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因为他“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特兰斯特勒默1931年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父亲是名记者,母亲是老师,从小他就浸淫在文学艺术中。创作著名诗篇《果戈理》时他才18岁,23岁时,他的处女诗集《诗十七首》引起了瑞典和北欧文坛的瞩目,中国诗人北岛惊叹道:“大多数诗人是通过时间的磨砺才逐渐成熟的,而托马斯从一开始就显示出惊人的成熟。”

实际上,特兰斯特勒默至今一共才发表了163首诗,陆续出版了《途中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堂》、《野蛮的广场》等诗集。这些作品被译成60多种语言,多次获得国际大奖,这足以使特兰斯特勒默跻身当代欧洲超一流大诗人的行列。他的诗不仅短,写的速度还极慢。但正是出于对文字精准的极端强调,特兰斯特勒默四到五年才出一本诗集,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平均一年只写两到三首。

60岁时,特兰斯特勒默因中风右半身瘫痪且丧失了部分语言能力,但他仍旧坚持纯诗写作,用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技巧,将多彩的大自然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有人因此说他的诗歌有点像中国诗人王维。不过,特兰斯特勒默并不是全职作家,他的工作是心理医生,长期从事心理辅导工作。正是与不同心灵的交流,为他的作品增添了直指人心的力量,他被誉为“试图解释灵魂的诗人”。

2001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了特兰斯特勒默的诗集。也是在这一年,他来到中国,与诗歌爱好者互动交流。有人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他满头白发,但是目光非常纯净,这和他是个纯粹的诗人有关,写诗几乎构成了他全部的生活。”根据事先的安排,身体不便的托马斯只需要盖上他的图章就行,“可是他竟然用左手为每一个读者亲自签名。虽然签的名只是最简单的首字母,但他对读者的尊重让人感动。”

张广柱 王钟津

花甲背包客在路上

北京南城的寻常人家里,阳光温暖而懒散,61岁的王钟津刷着碗,大她3岁的丈夫张广柱靠在沙发上,老两口跟一般的大叔大妈没什么两样。可他们又是不寻常的,3年来他们持续进行着环球之旅,并以“花甲背包客”为名撰写博客,广为人知。

2007年在虎跳峡徒步旅行时,夫妻俩在一家纳西族客栈里遇到了一位外国游客,中文都不会说,可兴致一点儿不比周围人差,他的快乐深深地感染了张广柱。这位退休的企业管理者回到北京后,向家人宣布:他和老伴要去环球旅行。

2008年3月,他们开始了环球旅行的第一程——历经90天游历欧洲16国。此后就停不下来了,105天美国、加拿大、古巴、墨西哥四国之行;8天俄罗斯之行……不久前,他们刚结束了180天的南美之旅。“我们在南极露营,在亚马逊睡吊床,在教堂參加黑人的复活节弥撒,在周末市场看人生百态,在星空下与篝火为伴。”博客中的文字激情洋溢,让人很难相信出自两位花甲老人之手。

语言的障碍、琐事的羁绊、工作的忙碌、经济的限制……这些阻碍了很多怀揣着环球旅行梦却无法迈出第一步的人,两位“花甲背包客”却坚实地迈过了一道道坎。

看到了美景,体察了社会百态,环球旅行还唤醒了他们的爱情。在秘鲁库斯科,王钟津由于高原反应外加感冒,快要坚持不住了。张广柱就一路大包小包全背着,悉心照料老伴。“没有他,我真不知道如何挺过来。那么多年已经过得太平淡了,等到旅行的时候,才又开始重新了解对方,就像重新回到谈恋爱的时候。”王钟津感慨道。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