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的技巧

即使对最亲的人也很难讲百分百的实话,因为会让对方感觉到被伤害。比如对爱人说:没有你,我也可以很好地活下去;比如对父母说:你们实在是与时代太脱节了,为什么你们永远生活在30年前的贫穷记忆里呢?

即使对最亲的人也很难讲百分百的实话,因为会让对方感觉到被伤害。比如对爱人说:没有你,我也可以很好地活下去;比如对父母说:你们实在是与时代太脱节了,为什么你们永远生活在30年前的贫穷记忆里呢?比如对朋友说:你自视也太高了吧,我觉得你的给你年薪10万已经很便宜你了。

既然实话令人生厌,大不了憋住不说。那么逆人耳的又该怎么说呢?英语里有种不得罪人的说法叫“It depends”,如果用以平易近人著称的葛优的方式演绎出来就是:“这事儿吧,得两说。”然后十分诚恳地把这件事的正反两面讲出来,既讲了对方希望听到的附和的意见,又顺带讲了对方不愿听到的反对的意见。而且,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逻辑来看,通常说“depends”和“两说”的人都是侧重在反对意见上的。

保持沉默,不发表意见,是另一种说实话的方式。反正说了你也不爱听,说你爱听的我又不愿意,还不如不说。不说,也有不说的技巧。满脸愠色地说句“无可奉告”给人的印象总是不太好。港台的艺人们在这一点上的修炼已出神入化。你问我那时“劈腿”了没有?我就给你讲一个跟“劈腿”有关的段子。大家笑一笑完事。媒体也有了娱乐读者的料,艺人也成功地维持了曝光率并和媒体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彼此很开心,又什么都没说。

但滑头的人在升迁却不一定快。有时不看老板脸色、实话实说的人反而更容易被提拔。有家的执行副总裁在选择供应商时一直有所偏颇,采购经理随声附和,但却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一是一、二是二地评判优劣。最后的结果虽然还是定了副总裁青睐的那家供应商,但总裁却在事后提拔了。就算是再“人治”的公司,也会给诚实的人留下空间,因为应声虫实在是太多了。与其提拔一个不知道整天在想什么的人,还不如提拔一个偶尔说逆耳的更靠得住。如果这忠言又是艺术地讲出来的,就更完美了。

程月晓//摘自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