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从青年导师到创业天使

徐小平,曾经的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现在他的新身份是天使投资人——哪怕你仅仅拥有一个靠谱的创业想法,他都可能为你投资。“天使投资”是指对新兴企业的早期投资,对被资助者来说,这些投资人就像天使从天

徐小平,曾经的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现在他的新身份是天使——哪怕你仅仅拥有一个靠谱的创业想法,他都可能为你投资。

“天使投资”是指对新兴企业的早期投资,对被资助者来说,这些就像天使从天而降,让理想变为现实。相比“风险投资”这种巨人才能参与的游戏,天使投资对的资金要求并不高,数十万美元甚至数万美元都有可能孕育出一个大公司来,Google、Facebook、百度和搜狐等都是靠着数十万美元的天使投资起家的。

退出新东方后,在不到五年里,徐小平动用了一千多万美元,一口气投资创办了三十多家公司,他可能是天使投资人掏自己腰包最多、创建公司数目最多的一位了。2010年底,徐小平成立了自己的“真格天使基金”,希望帮助更多的年轻创业者完成梦想。

由青年导师转变为天使投资人,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我曾经和他们一样

作为天使投资人的徐小平曾经资助过一位女士,尽管这位女士谈起自己的计划时,激情四溢,但非常容易冲动的徐小平却不为所动,认定她的项目不可能成功。然而这位女士却愈挫愈勇,反复约见徐小平。最后她的执著居然打动了徐小平专门请来泼她冷水的专业投资人,投资人在对项目摇头的同时,对她表示了敬意:这位创业者也许什么都没有,但她确实有一个非做不可的梦。

就是这个梦,让徐小平五味杂陈。从投资人的角度,他不能投给她一分钱,但从尊重和保护梦想的“天使”的角度,徐小平最终捐赠给她20万元。

“我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走投无路的影子。给完钱,我了却了一个心愿,感到无比幸福。帮助那些有才华却没有财力的年轻人,是我做天使投资最重要的动力。”徐小平说。

其实,徐小平自己也曾经是一个有才华却没有财力的年轻人。他曾一模一样的,迫切需要有人给他20万。

那是1994年,38岁的徐小平从加拿大拿到音乐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正急切地希望践行一个梦想——做自己的唱片公司,当“大陆的罗大佑”。

拿着朋友资助的10万元,徐小平录制了《洋插队情歌》。自恃才高,他觉得自己一定能红,唱片开始销售之前,他甚至已经“开始想象打击盗版的措施”。只是没想到,“街上不仅没有盗版,也没有正版”。他的唱片如同一滴水掉进大海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徐小平的首次创业失败了。最低潮时,他希望能有20万元重新开始。然而,这位事业失败,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却怎么也找不到重新崛起所需要的20万元,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加拿大。

再次引领时代

1996年,徐小平再次回国创业。幸运的是,这次他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天使”——俞敏洪。老俞让他住在自己家里,给他投资了4000元人民币,买了两张办公桌,新东方的留学咨询公司就这样做起来了。

那时,大城市出国热汹涌澎湃,一代最优秀的青年人正在出国路上竭尽全力拼命摸索,急需徐小平这样的过来者。徐小平引领了那个时代的青少年,成为新东方留学出国咨询事业的创始人、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咨询专家。走到哪里,都有学生认出他来,亲切地称呼他为“徐老师”。

2006年,新东方上市,持股百分之十的徐小平一下变成了亿万富翁,但他因为种种原因开始逐渐淡出新东方。

在新东方,徐小平面对的是青年人,碰触着时代最鲜活的脉动,影响着众多青年的选择和未来。

从新东方退出后,徐小平非常担心自己与年轻人渐行渐远,他苦苦思索着:怎样才能再次引领这个时代?下一波的时代浪潮在哪里?

谜底是徐小平自己揭开的,新东方成功创业的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像俞敏洪这样农民的儿子,在没有资金、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居然能创办新东方,其他人为什么不能成功?

新一代的青年人创业环境比俞敏洪好,创业意识比俞敏洪强,只要能给他们投资哪怕10万美元,就相当于在这棵幼苗上浇水,必然能收获一片森林。

所以,徐小平决定将自己从新东方上市得到的财富,作为天使投资再回馈给那些有才华却没有财力的年轻创业者。他说:“过去做咨询,是典型的‘口惠而实不至’,现在做天使,我不仅给他们口头咨询,还投给他们真金白银。我的财富来自青年人,如今投向青年人,支持青年创业,也是百川归海,实至名归。”

天使投资:为梦想买单

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投的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公司,风险已经大大降低。而天使投的是一个想法,只要你有好的创意和想法,能打动投资人,就有可能获得投资,它是项目最开始、风险最高时的投入。

徐小平要做的就是的天使投资人。2006年,一个小伙子找到徐小平要做电子杂志,梦想“给每个中国人做一本”,徐小平开始很冷静,但很快就被商业计划之外的东西感动了。眼前的青年,出生在农村,没有家庭背景,没有名牌教育,却有着强烈的奋斗意志和创业的冲动。结果,徐小平滔滔不绝给他出主意,很快就敲定了第一笔100万元的投资。

结局可想而知,这个项目此后再无下文,可徐小平并不后悔,他说:“投他,是出于对他奋斗精神的赏识。尽管项目没有起来,但我还是为支持过他感到骄傲。假如这个家伙有新的创业计划,我可能还会投他。”

比起回报率这种枯燥却让人情绪高涨的数字,徐小平更在意的是选择“对的人”——那些能够打动他、引发他热情的创业者。世纪佳缘网站的创始人龚海燕,也是徐小平天使投资的受惠者。起初,龚海燕一直在为网站的商业模式而苦恼,担心徐小平因为看不到赚钱的希望而不给她投资。没想到,徐小平不但投资,还反过来安慰她:作为一个严肃的婚恋网站,即使不赚钱也没什么,这件事情的社会意义足够大。如今,世纪佳缘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婚恋网站。

正是这份爽快和真性情,让徐小平往往在无意中扮演了散财童子的角色,最初的很多投资都没有下文。从2006年开始,每年春节,徐小平都会在独自一人的时候,赌咒发誓,再也不投资任何项目了,“因为花了很多很多钱!血淋淋的,都是我自己的钱。”不过等春节一过,他仍旧抵挡不住一波波来访的创业者,于是又接着投资,一发而不可收拾。因为他害怕错过,也害怕后悔。他曾经错过了投资陈年的凡客诚品,也错过了淘宝网,他不愿意再错过下一个“徐小平、俞敏洪和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们”。

做中国最伟大的天使投资人

也有很多人曾经怀疑,这个感性十足、开心起来就手舞足蹈的徐老师,能否在商业投资上取得成功。其实,徐老师很清楚,如果没有回报,投资天使就会堕落为“马路天使”。

五年来,随着投资项目的逐渐成功,徐老师已经从一个业余爱好者,变成一个职业投资人。五年间,他投资过教育公司、电子商务网站、娱乐媒体和影视公司等,造就了几个亿元富翁,创造的就业机会,直接、间接的也可以用万来标志了。

2010年10月,徐小平横穿美国大陆,在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六所美国名校,进行了名为“中国创业故事和天使投资机会”的演讲,鼓励留学生回国创业。“有才华的中国人不回国创业,那就是历史的悲剧!”徐小平敲着桌子激动地喊道。

这次美国之行,徐小平还宣布成立了自己的天使基金——“真格基金”。他解释道:“一个人要做成事,必须要‘动真格’。青年人创业失败率是很高的,你可以丢了公司,但不能丢人;财务可以破产,但是你的人格和信用不能丢,‘真格’不能破产。所以我的基金就叫真格基金,我想通过这个倡导一种创业、创人的价值观。”

目前“真格基金”已经为约30家公司投出了2000万美元,取得了颇高的回报率。作为一个投资人,徐小平感觉自己已经初步获得了成功,并且有信心继续做下去。他打趣地说:“以我老婆的脸色为标志,第一年是黑色,第二年是灰色,第三年是紫色,现在终于有了红色。”

未来十年,徐小平的计划是投资200个项目,创造几十个上市公司,做中国最伟大的天使投资人。

从良师到天使,从就业指导者到创业指导者,徐小平有些得意,他赶上了中国青年创业的历史潮流,没有被时代抛弃,他“还延续着新东方的光辉路径”。

资料来源:《中国周刊》2011年第1期、

“投资界”网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