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的时候,成天有怎么想都想不透的问题,比“十万个为什么”都多。比如:我们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这似乎是个“天问”,我们问过大人们多少次,他们却支支吾吾。有的说:我有一次去村南的河边洗衣裳,走到那
1 小的时候,成天有怎么想都想不透的问题,比“十万个为什么”都多。比如: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这似乎是个“天问”,我们问过大人们多少次,他们却支支吾吾。
有的说:我有一次去村南的河边洗衣裳,走到那儿一看,嘿,一块大石头上正好有个胖娃娃,就赶紧给抱回家来了,就是你呀!
有的说:有一天,我打树林子旁边经过,忽然听见草丛中有个小娃娃在啼哭,过去一看,嘿,一个俊俊的小闺女儿,就赶紧给抱回家来了,就是你呀!
……
哼,难道说我们都是没人喜欢没人要的小猫儿、小狗儿吗?这儿扔那儿扔的。谁信?
2 慌慌张张地从外边跑进家里来,手里攥着个东西,小心翼翼地张开手掌给看:原来是一粒刚刚掉下来的牙齿。
轻轻掰开小孩子的嘴,上下看了看,问道:“上边掉的还是下边掉的?”小孩子扑闪着眼睛,诚惶诚恐地回答。
就说:要是上边掉的,就扔进井里去;要是下边掉的,就扔到房顶上去。
我们并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有的猜:是不是不这样的话,小孩子就不再长新牙了呢?要真那样,不就成了难看的“豁牙子”吗?因此,我们一直都十分认真地遵守着这条神神秘秘的“规矩”。
3 正吃着饭,小孩子忽然皱起眉头,一脸的苦涩,用手捂着,“咝、咝”地倒吸起凉气来。
原来是吃饭时,不知怎么的,自家的牙齿就咬住自家的舌头或者了。有时咬得狠,竟然咬破了,往外一吐,口水中竟还掺了红红的血丝。
母亲望着,笑一笑,安慰道:“没事儿没事儿,你这是想吃肉啦!”
听到这话,小孩子立马喜笑颜开了:呵呵,说不定在什么时候,母亲就会给自己做一顿炒肉吃呀!
于是,一边欣喜地想象着,似乎连疼痛也减去了许多。
4 夜里,正睡着觉,忽然一下子醒了来,心里仍在怦怦地跳,原来是做了个惊险的梦。或者是梦见自己正在爬着梯子上房,爬着爬着,那梯子竟一下子歪倒了下来。或者是梦见自己正从高高的柴上往下跳,柴那么高,害怕得腿都抽筋了,于是就猛地惊醒了。
第二天早上,急急地把做过的梦一股脑儿地讲给母亲听。母亲听着,若无其事地说:“那是你在夜里正长个子哩!快去门框那儿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又长高了一截儿?”
5 鸡为什么叫鸡,而不叫狗?狗为什么叫狗,而不叫猪?树为什么叫树,而不叫人?……
也不知道都是谁给它们起的这些名字,根据是什么呢?又有什么道理在里边?大人们对我们的这些疑问,总是显得很不耐烦,或者不屑一顾。
要是鸡以后改叫狗,狗改叫猪,猪改叫树,树改叫人,结果会咋样呢?这个世界会不会由此而乱了套呢?在小孩子们的心里,这样的问题真是太多太多了。唉,也许想破了脑袋也不会想明白的。
6 小孩子们总是愤愤地想:是谁发明的儿、药面儿这些破烂玩意儿?又苦又涩的,真是难以下咽,居然说能治病。
大人们为了哄小孩子吃药,真是费尽了心机。有的不惜拌上白糖来喂,结果白糖都吃下好几勺子了,一轮到吞儿、灌药面儿还是皱眉头,嘴里咕噜咕噜的,就是咽不下去……
我们那时听到的小孩子在吃药时说的最狠的话是:我不吃这难吃的东西就会死呀?最天真可爱的话是:我改吃个煮鸡蛋算了,煮鸡蛋更顶用,吃了病就会好了!
而大人们说的最厉害的话则是:再不吃药就改打针!小孩子一听,立马闭嘴,变得乖乖的了。
薛习//摘自2010年1月1日《杂文报》,
杜虹/图
(字数:1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