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真实的中国

“我们已经习惯从东往西看中国,这样看到的中国金碧辉煌,繁华似锦,高耸入云的大厦遮去了它身后的一切。从西往东看一下中国,这样看到的中国还有太多触目惊心的贫穷”——陈庆港四季,十年,十四家。夏,20

“我们已经习惯从东往西看,这样看到的金碧辉煌,繁华似锦,高耸入云的大厦遮去了它身后的一切。从西往东看一下,这样看到的还有太多触目惊心的贫穷⋯⋯”

——陈庆港

四季,十年,十四家。

夏,2000年。秋,2004年。冬,2007年。春,2010年。——按着这样的光阴、地理以及家庭索引,摄影师陈庆港从繁华的江南上路,一直向西,反复用脚丈量中国西部的无奈苦楚,不断用心体味普通人家的贫穷落寞。整整十年时间,他每隔一年都要循着同一路径到达这十四户人家,像是朝圣苦行的僧侣。

没有谁像他这样坚持十年来到这些村庄。那些农民起初当他是记者,后来当他是大家的亲戚,当他是村里的一块石头。

十年执拗,他其实只下力做了一件笨重的事,就是观察并且记录中国西部农民的生存状态。

纸房、坪子、坦达、水井弯、马家凹子、朱昌……所有这些声气微弱的村庄向来不为人知,我们从未抵达过这样的偏远之地,但它们就在几千公里之外,是这个国家的另一半疆域,是我们身边流沙一般农民兄弟的故乡。它们埋藏在中国辽阔地理的褶皱细节里,像煤炭里的草木,像琥珀中的虫蝇,像灯火之下的阴影。

人们熟知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现代大城市生活。人们谈论的,是GDP、房地产、高铁、新经济以及城市化之类的时髦话题。一些人固执地认为,这才是大国崛起,这才是真正的中国。

可是,轻浮短视的我们,很少去眺望过“大国”的另外一半事实——

美国人乔治·弗里德曼在《未来十年》一书中写道:“中国的西部因过于干旱贫瘠而难以承载大量人口,因此,超过10亿人口的实际居住面积仅相当于密西西比河以东、不包括新英格兰州在内的美国东部面积。中国最核心的问题是贫困,6亿家庭日收入不到3美元,4.4亿人口日收入不到6美元……当然也有6000万人年收入达2万美元,但这些人口不到中国总人口的5%……”

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诗人海子了解农村的贫困,因此写下著名诗句: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户/他们把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的繁殖/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北刮向南,无视黑夜和黎明/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只是,西部乡村的贫困远甚于海子的故乡安徽,那里的谷物几乎没有高高堆起过,一年到头,全部的粮食也不够“一家人的嘴,吃和胃”,饥饿总和贫困密不可分。

在每家的故事里,笔触有力,镜头朴素,就像画油画,一刀一刀涂抹下他们的“日常生活”,决不变形,而是直接呈现原生态。

作家卡夫卡说:“艺术,就是对罪衍、苦难和真正的道路的观察。”

现在,苦难就摆在眼前。

涂丰//摘自《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江苏文艺出版社/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