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开幕了,西方媒体重点报道的,只有两件事:世博序曲《2010等你来》抄袭日本女歌手冈本的旧作,中国馆的建筑设计也涉嫌抄袭日本的安藤忠雄。还有就是中国民众进场不守秩序,恐后争先,一片狼藉,
上海世博会开幕了,西方媒体重点报道的,只有两件事:世博《2010等你来》抄袭女歌手冈本的旧作,馆的建筑设计也涉嫌抄袭的安藤忠雄。还有就是中国民众进场不守秩序,恐后争先,一片狼藉,似有辱国体。
本来,抄袭问题,音韵相似,见仁见智。西方70年代民乐天王西蒙和加尔芬可的名曲《静默之音》开场第一句,竟然与60年代另一首名曲《以吻封印》的第一句旋律完全一样,显然也有抄袭之嫌。中日两国,同文同种,一衣带水,江户时代的武士道,岂不也是抄袭我国“士为知己者死”春秋战国的豫让和荆轲的样品?且不说,安藤忠雄的设计也得灵感自我国唐朝。
世博的抄袭疑云,只要我方发言人对现代音乐史博学一点,反应敏捷一些,完全可以坚持立场,予以反击。可惜,序曲的“原作者”匆匆表示愿意向日方补付版权费,率先露馅投降,致使愤青长啸,志士扼腕。
为什么洋人诬蔑我国是“抄袭大国”?其中大有误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我们没有抄袭,只是人家给我们送来而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鲁迅也讲“拿来主义”,我们从来没有盗窃产权,只是灵活变通,或引进,或“转用”,或“被送来”。马可·波罗不也把中国的面条抄到意大利,变成他们的国粹?中国的饺子,变成意大利的Rivoli,谁又计较过?
至于国人不爱排队,喧哗抢先,则确属实情,但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难以深责。我国3000年来,充满苦难,不是饥荒,就是内战,不是李自成张献忠或太平军在后面追赶,就是日本鬼子的飞机在闸北上空乱投炸弹。兵荒马乱,儿啼妻哭,拖男带女,呼爹喊娘,这种场面世代熟悉。中国人在集体迁移时,总有一点逃荒的记忆和逃难的基因。跑慢半步,不但妻离子散,连命也没有了。
西方传媒看上海世博会,都说硬件建设超前,软件配套不上,难免总爱找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老百姓游世博,总像乡下人进城赶集。只是今天一片太平盛世,又没有日本战机在上空盘旋,我们吁请同胞自重,可乎?
也请西方传媒放下偏见,摄影记者多拍中国馆科技展品的正面外貌,少往遍地发泡胶饭盒和一次性木筷子聚焦。从积极的一面看,遍地丢弃的饭盒剩菜还真不少,这不是失控无序,而是吃饱了的活证据。在这个忧喜参半、人妖难分的世纪,哄抢打尖,显大盛世;,见“鸡的皮”(GDP),就像明末大画家八大山人草书的签名:乍看“哭之”,再顾是“笑之”。
蒙奇//摘自《南风窗》2010年第10期/
您的意见
2010年第10期“幕后”文章《对人弹琴》
说什么要表达清楚,才能实现说的目的。如果别人听不懂,说了何用?对牛弹琴不可取,牛弹的琴,人同样也不懂啊。(璞玉)
多样化的时代要有兼容并蓄的胸怀,简洁的外来词汇能给生活带来方便,为何不用呢?不能一味地维护母语,而禁止使用外来词汇。母语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鲜活!(玉米儿)
是用来使用的,不是用来瞻仰的。维护的本来面貌固然重要,但也要具有实用价值才好,如果仅仅为了维护的规则而影响的实用,就有点偏颇了。(fengeryuan)
有句话说得好“语言的美和丰富在于它的包容性”,而同样开放的时代也需要一颗包容的心。(爱玩的孩子)
请登陆《·彩版》博客http://blog.sina.com.cn/qnwzcb或登陆论坛(www.qnwz.cn/bbs)进入“互动地带”版,参与本话题讨论发表意见,您将有机会得到最新一期《青年文摘·彩版》。
(字数:1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