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熟读三国,20岁的时候达到顶峰。三国充满了神奇的气场,昨天晚上我还夜观天象,发现一将星做惨绿状陨落,果然今天股价又跌,而绿豆和大蒜又涨了。回想8岁那年我结识了两个同伴,引为平生至交,于是
我自幼熟读三国,20岁的时候达到顶峰。三国充满了神奇的气场,昨天晚上我还夜观,发现一将星做惨绿状陨落,果然今天股价又跌,而绿豆和大蒜又涨了。
回想8岁那年我结识了两个同伴,引为平生至交,于是决定桃园结义。家乡有一个地方叫做桃园路,我们放学以后徒步5站路走到那里,累得口吐白沫地说我们结义吧,之后各自回家。遗憾的是,现在我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俩结义兄弟的名字了。
我崇拜诸葛亮的发明能力,因此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小组。我当时胸无大志,别人都造遥控车和飞机,我却想造木牛流马。三国里这样记载:“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我研读数日,反复推敲,最后造出一辆。这辆大受嘲讽,我开始转而研究官渡之战的投石车,后来用一把汤勺复刻成功……从此放弃了当古代科学家的念头。
有一年测验,我用尽全力将后面的大题做完,我的好心要把他的选择题答案给我。我想起曹操取后放弃西川的话:“人老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于是说做人不可太贪,然后毅然交卷。成绩下来,我59.5分,回家差点被我爸殴打,至今还嘲笑我那句“做人不可太贪”。
高二暑假窝在家里看94版的三国,被里面的英雄情结感染得无以复加,每天都想建功立业,一听到片头曲那壮阔的号角就蠢蠢欲动,结果就是天天跑出去玩街机的三国游戏。后来再次被我爸修理了,才想到太史慈那句“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于是老老实实在家学习。偶尔也冥想一下三国名士的慵懒范儿,不知道他们天天躬耕睡觉,究竟是怎么学习知识的。
如前所述,我20岁的时候对三国的活学活用达到了顶峰,为了追到后来的女朋友,我相继使用了苦肉计、空城计、反间计、连环计等,派出了4拨说客,还差一点使用了火攻,后来终于如愿以偿。我得意忘形,跟同学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话传了出去,差点让那场恋爱“都付笑谈中”,至今想来仍然后怕。
最近出于好奇,我看了一点最新的《三国》电视剧,不觉想起孔明骂王朗那段话……
鱼无水//摘自2010年5月12日《每日新报》/
(字数: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