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会拒绝改变

哪些人会拒绝改变
  □文/张小平
  日本宫崎县的幸岛上,只有一条小溪和一群猿猴。研究人员专门来到这里种下番薯供猴子们食用。很快,猴子发现番薯从地下刨出后可以吃,只是在吃之前需要用手拍落上面的积泥。
  过了些时日,有只猴子发现溪水可以洗净积泥,使番薯的味道更鲜美。这个方法被迅速传播,很快就有约85%的猴子学习使用,只有约15%的老猴依然坚持着用手来拍泥。
  不久,岛上的小溪干了,又有一只猴子发现用海水也可以洗番薯。很快,那约85%的猴子又都开始用海水洗番薯吃,可那些15%的老猴仍旧对此不屑一顾。
  幸岛上聪明猴子的做法影响了远处大分县的猴子,但在幸岛上那些约15%的老猴还在坚持己见。研究人员对这些不愿变化的猴子作了分析,结果发现,它们全部是公的,且年龄都超过12岁,若按寿命换算成人的年龄,刚好相当于45岁以上的男人。
  世间出现新观念和新变化时,总会有一部分顽固的力量拒绝改变,猴子是这样,人类也是这样。
  (林雪岩摘自《知识窗》
  2010年第2期)
  
  做富人的祖先
  □文/焦淳朴
  约翰·富勒出生在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家里有七个兄弟姐妹。他的父亲是一个黑人佃农,对贫穷早已认命。
  富勒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她始终相信一家人应该过上快乐且衣食无忧的生活,她经常和儿子谈到自己的梦想。
  “我们不应该这么穷。”她时常这么说,“不要说贫穷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很穷,那是因为你们的爸爸从来不想追求富裕的生活,家里每一个人都胸无大志。”
  母亲的话深深印刻在富勒的心里,并且改变了他的一生。他一心向往能跻身富人之列,开始积极地追求财富和成功。他从肥皂推销员干起,渐渐积累了一点财富,12年后,他倾其所有收购了给他供货的公司。
  他说:“虽然我不能够成为富人的后代,但我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
  (谈克非摘自《中外故事》
  2010年第2期)
  
  猫人与狗人
  □文/冯国川
  根据性格的不同,心理学家将人区分为适宜养狗的“狗人”和适合养猫的“猫人”。从本性来说,狗是群居动物,喜欢讨主人的欢心;猫个性独立、内向、多疑。“狗人”外向活泼、乐于助人,而“猫人”生性敏感、具备创新精神—恰恰和他们各自豢养的宠物相似。
  美国心理学家山姆·斯林博士和同事对4500人进行了性格调查。问卷中的44个问题涵盖性格的五个方面,即自律性(责任感、自我约束力)、外向性(爱社交、精力充沛)、随和性(友善、爱助人)、敏感性(易焦虑、感到压力)、开放性(热爱艺术、创造性思维活跃)。
  调查发现,自我认同为“狗人”者,比“猫人”更外向、随和,也更有责任心。而“猫人”则更敏感,思想和行为异于传统。在养宠物时,选对了宠物,和宠物的感情就会更好。喜欢热闹,不甘寂寞的人可以选择狗;个性独立,办事雷厉风行的人适合养猫。
  (任苒摘自新浪博客)
  
  朋友也可被宠坏
  □文/区乐民
  她是一个现代女侠,重情重义。老同学的女儿病了,老同学和丈夫都要上班,她自告奋勇,上门照顾女孩。亲朋戚友生日,她会统筹生日会,出钱出力出地方,把自己整洁的家,弄得一塌糊涂。遇上丧事,她必是召集人,安排花圈帛金事宜。喜事当然少不了她,当送嫁姊妹的次数,如天上繁星。
  她是义工,教小朋友做功课。她最擅长中文、英文、常识、音乐、体育和美术,唯一不会教的是数学,因她从不计算。总之认识她的人,皆感幸运。
  女侠虽然厉害,但也是人,也会病倒。有一回,她进了医院,一躺就是七天。多数朋友只是致电问候,出院时,她感到有点失望,因为一束花也没有收到。
  过了几个月,她向朋友提及此事,朋友都说:“哎呀!买花探病,一向是你负责嘛!”
  女侠醒悟了。孩子固然会被宠坏,原来朋友也可以被宠坏。
  (陈锌摘自新民网)
(作者:张小平)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