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在父爱中成长

2009年4月16日《南京!南京!》首映式上,陆川的父亲陆天明因在美国没能到场,他通过一个视频来和儿子一同见证这个时刻。面对镜头他没说上几个字就老泪纵横:“你为这部片子所受的艰辛、委屈,我和你妈妈心里最清楚。”看到父亲流泪,陆川在现场也落下男儿泪……
  父子俩曾经水火不相容,但随着岁月流逝,儿子渐渐理解了父爱的深沉……
  
  叛逆儿子想当导演
  
  2009年2月20日,一位年轻人刚刚从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得知自己所拍摄的电影《南京!南京!》经过5个月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通过审查,他急迫地拨通父亲的手机,向父亲通报了这个好消息。
  但是,他的父亲不冷不热地说:“电影局的审查好通过,你觉得观众的审查能通过吗?”
  父亲的话让年轻人不由得苦笑起来……
  这个年轻人就是曾经拍摄了《寻枪》、《可可西里》等影片,先后在国际上荣获40多项电影大奖的著名青年导演陆川。而他的父亲则是著名反腐作家陆天明,他的作品《大雪无痕》、《省委书记》、《苍天在上》等,在社会上影响深远。
  陆川1972年生于新疆奎屯市,他的父亲陆天明1943年出生,是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陆川不仅有一个作家父亲,还有一个作家姑姑,那就是同样出名的陆星儿。
  从小到大,陆川很怕父亲。陆川自小很喜欢看电影,一直梦想着长大后拍电影。高中毕业时他想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当时考电影学院要文艺团体推荐。他想,要是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当编剧的父亲愿意推荐自己的话,自己成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准有戏。
  谁知,陆天明无情地拒绝了陆川的请求,还自作主张地在他的志愿表上填了军校,并说,年轻人就是要多吃苦才好。父亲这样独断专行,陆川真是恨死了!为此,他跟父亲大吵一架。
  1995年,陆川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外语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国防科工委当翻译。一天,他骑车从北京电影学院门口经过,在海报栏里发现一张导演系招收研究生的简章,便瞒着父亲悄悄地去报了名。
  因为父亲冷酷,拒不援手,陆川在复习时更用功了,他憋着一口气,一定要证明给父亲看。幸运的是,他最终以第一名的总分成为当年被导演系录取的三名研究生之一。
  令陆川诧异的是,考上电影学院后,他却发现父亲很高兴。他有些不明白了:父亲不是不支持自己考电影学院吗?
  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那段日子,陆川很忧郁,也很难:两年多时间,他把一个名叫《寻枪》的剧本反反复复修改了十几遍,然后骑着车四处自荐。眼见陆川一天比一天瘦,陆天明却没有鼓励他,更没有帮助他。
  陆川将本子给了不少导演和制片人,都如泥牛入海。后来,他想到了姜文,于是冒昧地将剧本给了姜文一份。没想到,姜文看了本子很兴奋,愿意出演他的电影。
  更没想到,陆川自己因《寻枪》而浮出水面,且该片先后荣获台湾2001年度优良剧本大奖、2002年度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2002年度最受欢迎的电影等多项荣誉。
  陆天明看过《寻枪》,对电影本身未作评论,却对陆川说,好电影应如一道佳肴,有着可口的美味汤汁、诱人的斑斓色彩、丰厚得令人吃惊的细节,以一种催眠的方式控制观众的注意力,影响观众的认知,陶冶观众的精神。
  
  新片被攻击,上阵父子兵
  
  从小时候起,陆川就特别渴望得到父亲的肯定。但陆天明对儿子陆川最大的一次表扬还是在陆川请父亲看了他编导的第二部电影《可可西里》之后。
  2004年10月《可可西里》公映时,陆川特地买票请父母亲和弟弟看。母亲偷偷地对陆川说:“你跟我们一起看吧!”话音刚落,母亲又说:“要不,你还是不去吧,万一电影拍得令你父亲失望……”母亲的话让本来很怕父亲失望的陆川更加惴惴不安了,于是,他便在街上心神不定地闲逛。他真担心父亲对自己的电影不满意而中途离开!
  陆川就这样熬到了电影结束。看到面无表情的父亲一言不发地走出电影院时,他心里更忐忑了。便问父亲:“爸,您在想什么呢?在构思您的小说吗?”陆天明听了,答道:“行!”父亲答非所问的话让陆川悬着的心陡然落下了一半。果然,父亲继续说:“有这部片子,你就站住了!”
  父亲的话让陆川心里彻底踏实了。要得到父亲这个评价多不容易呀!他的眼泪一下子就滚了出来!
  拍《可可西里》时,由于高原反应,他鼻血长流;饰演刘栋的演员被流沙活埋,差点儿失去生命;拍摄影片开头的藏羚羊镜头剧组花了4个月守候……一幕幕往事在他的泪水里重现,他觉得拍这部电影九死一生的经历都因这一刻而显得那么值得!他吃这么多苦头却咬牙坚持下来的原因,就是想向观众证明自己、向爸爸证明自己!
  陆天明对儿子的爱,是不愿意表白的爱,他更愿意用行动来表达。陆川并不知道,当《可可西里》的票房直逼千万之时,父亲借与陆川所在的华谊影视公司老板王中军一起看该片的机会,帮儿子说话:“如果陆川所拍的电影票房收入比预计还要好的话,那王老板可以考虑多给陆川投资呀!”王中军哈哈大笑。后来,陆川从王中军口中得知此事,一下子愣了,心里顿觉波涛汹涌。
  然而,就在《可可西里》在全国电影院线同步放映,且赢得一片喝彩时,却有人说,《可可西里》里有不少情节、构思、创意、场景等内容,都与其曾经拍的《我和藏羚羊》相似……报纸和网络铺天盖地炒作此事。
  2006年3月26日,北京朝阳区法院受理了刘宇军诉陆川《可可西里》抄袭一案。
  陆天明决不相信儿子抄袭,但心里也替儿子着急。他打电话对陆川说,当人们看到一个年轻人木秀于林时,通常会质疑,或者设置障碍,但公道自在人心,真相终究会水落石出。他说:“你处理此事的最好办法就是闭嘴,并集中精力创作新电影。只要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那些羁绊和困扰便会成为历史的笑话。”
  呵,很少表扬儿子的父亲,此时赞美、鼓励的话说了一大堆,陆川听得开怀大笑。此后,他静下心来筹备他的新电影《南京!南京!》。
  
  父亲最知儿子的苦
  
  姑姑陆星儿去世时,陆川飞回上海。他一进屋,父亲便紧紧抓住他的手:“川川,我没有看到她最后一眼哪……”父亲像个孩子似的抱着陆川失声痛哭……第二天,在姑姑出殡时,父亲哭得死去活来,几个人才能把他搀扶起来。父亲胸膛中迸发出的绝望嘶吼,让陆川泪如雨下。那个瞬间他真的怕爸爸出事,他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爸爸,我以前那么不懂事,那么不理解你,真对不起!相信我,以后会做个孝顺儿子的!”
  陆川慢慢地发现,父亲原来是那么在乎儿子的一举一动,在乎儿子的快乐与忧愁。
  拍摄《南京!南京!》时,他三度得了急性阑尾炎。每次阑尾炎发作,父亲都会在第一时间焦急地打来电话询问,或者急匆匆地赶到医院看他。
  父亲对他的生活了如指掌,就像安排了间谍在他身边似的。父亲这一次又一次的“焦急”,让陆川鼻子酸酸的:这个外表冷漠、日渐苍老的父亲,原来是那么慈祥,那么爱他!
  就在电影即将杀青时,剧组出事了:2008年6月10日,剧组在拍摄一场日军轰炸光华大门的戏时,对搭建的“南京城”景区的城门有些毁坏。承建景区的施工方以剧组毁坏了他们的金属脚手架为由,向剧组索赔8万元。在剧组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对方动了粗,陆川等5个人被几十个手持棍棒砖头的人包围住,围了整整6天,最后在当地警方的帮助下,才突出重围。
  陆川在第一时间将自己平安归来的消息打电话告诉了父亲。父亲声音哽咽了,这让陆川的眼泪也落了下来。
  陆川有所不知,就在他被围困的日子里,父亲坐卧不安,想尽一切办法与警界的朋友联系,请他们帮忙“解救”儿子。
  父亲真的老了,不仅打电话督促儿子去医院检查身体,还不时地打电话提醒他一日三餐。
  2009年1月上旬,状告陆川及《可可西里》的制片方,突然在法院宣判的前一天撤诉,使得这场拖了近三年的《可可西里》抄袭案尘埃落定。得知这一消息,陆天明兴奋地对陆川说:“我心里一直知道你是清白的。儿子,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虽然你背了这么长时间的黑锅现在自己碎了,但我想你的收获远远不止于此!未来的风雨还很多,你一定能够永远挺立起来了!”
  4月16日,电影《南京!南京!》在北京举行全球首映礼,陆川携刘烨、范伟、高圆圆、秦岚等演员到场。陆天明为儿子录制了一段视频,谈及陆川拍摄该片4年来的曲折,陆天明禁不住落泪。陆川看见父亲流泪,也潸然泪下,红着眼眶鞠躬道:“我只能说,下一部会更好。”
  (枫林醉摘自《家庭》
  2009年6月上半月刊)
(作者:国 语)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