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袁可嘉
她每天来打水,每一个早晨,
摇摇晃晃走来,像一只老蝙蝠。
水泵的百日咳,水桶的声音,
桶快满时响声逐渐减弱,
宣告她在那儿。她那灰罩裙,
有麻点的白搪瓷吊桶,她那嗓门
吱吱嘎嘎地响就像水泵的柄。
想起那些夜晚,满月飘过山墙,
月光倒穿过窗户映落于
摆在桌上的水杯。又一次
我低下头伸嘴去喝水,
忠实于杯上镌刻的忠告,
嘴唇上掠过:“毋忘赐予者”。
[赏析]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环绕着我们的、最重要的事物,被忽略似乎成了它们的命数。然而,真理并不在高深处藏身,而是如同蒙尘之镜,抬手抚去,即明光乍泄。
水,打水的人,以及饮水这个和人类一样古老的动作,到底意味着什么,恐怕人们不是早已忘记,而是从未有所意识。希尼这首诗所表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主题:饮水思源。但这却是一个蒙尘的真理。诗人用精微之笔,将一个老妇打水的过程描画出来,正是在耐心地除去尘埃,每一个细节的呈现都光芒闪烁,直至诗篇的末尾道出《圣经》中古老的训诫:“毋忘赐予者。”
这赐予者是谁?当我们低头饮水时,请在心中赞美造物,感念他的恩慈。
(作者:[爱尔兰]希尼)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