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最难的是什么,要叫我说,最难的是接近。道理再简单不过了,没有接近,就没有交往,就像没有开花就不会结果一样。
在这上头,作家赵树理可作为我们的榜样。一本书上说,老赵下乡有个经验,不抱不哭的孩子。若一位大嫂怀里抱着个孩子,孩子正在哭着,老赵会接过孩子,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和大嫂说话,很快就亲热地谈起来了。起初看到这儿,我以为定是写书的人弄错了,该是不哭的抱过来,正哭着的不会去抱。孩子正哭着,你去抱,不是自讨苦吃吗?
过了多少年,我才想通这个道理。写书的人没有弄错,就是抱正哭着的孩子,老赵真是聪明绝顶!
先得作个界定,能抱在怀里的孩子,怕不会超过三岁。这样的年龄,任情任性,无牵无挂,既不会敬重名人,更不会畏惧权贵,哭与不哭,连想都不会去想,全凭他一时的感觉。再从发展的趋势说,正哭着的孩子,不外两种可能,一是继续哭下去,再是慢慢地停下来或戛然而止。孩子哭着,你不负任何责任,因为他原本就在哭着,而一旦不哭了,你就平白地得到一份好处。原本就不哭的孩子,也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不哭,再就是哇的一声哭了。不管他是为什么哭的,都是在你手里哭的,你都会落个“不讨孩子喜欢的人”。
老赵的聪明在于,他选择了孩子处于逆境的时候,给他以关怀。
人际交往的道理也是这样。人生在世,就年龄而言,有少壮与老迈之别,就处境而言,有顺境与逆境之别。就是同样的年龄与处境,境况也会有所不同。平常人,无灾无病,优游度岁,某一天也会遇上个不顺心的事,比如今天和妻子生了气,心情怕就不会和往日一样。总括起来说,人与人只要一比较,就会有逆境与顺境的区别,哪怕这区别很微小,总还是有的。
与人交往,若能在对方处于逆境时给他一点关怀,真是功德无量。若是出于需要才去交往,不管怎样必要,都让人觉得有些势利,两者的不同处在于,逆境时的交往,要的是真诚,而顺境时的交往要的是技巧。不管什么时候,真诚都比技巧高尚,甚至可以说,真诚乃是人世间交往的最大技巧。
(赵林摘自《交际与口才》2002年第7期)
(作者:韩石山)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