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才能赢得更多权利
“14包行李要十名志愿者帮他扛上去。更雷人的是,连毛巾都带了条条,卫生纸带够了四年用的。”谈起接送“齐全哥”的经历,志愿者李虎无奈地说。武汉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新生郑宇在五名家人的陪同下一进校园就引起轰动,连83岁高龄的奶奶都坐着轮椅前来为他助阵。
大学新生郑宇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这几天成了焦点人物,更成了人人围观的笑话——到大学报到,爸爸、妈妈、姑父、小姨和奶奶齐上阵,一共14个包,十个大学生志愿者为其服务。一个成年学生被如此礼遇,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郑宇的今天,正是全家溺爱的结果: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于是乎,“小皇帝”的地位袅袅升起,逐渐变成了一个做事就需要人安排的主儿,恨不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溺爱是把双刃剑。父母在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同时,也会让孩子失去应对环境的能力。《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句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对孩子的无原则惯和无限度宠,都会成为另一种“杀手”。 前不久媒体就报道,河南罗山县23岁小伙杨锁八个月前活活饿死在家中,一名曾帮过他的村民说:“给他饭吃他都想让你直接喂到嘴里。”追根溯源,杨锁因父母从小娇惯而懒惰成性,成了“天下第一懒人”,最终饿死。最近,以这个真实故事为题材的电影《罪爱》正在当地拍摄。杨锁的悲哀,就在于得到了父母的荫庇,也失去了本应获得的技能,其“主动赴死”,有着偶然下的必然。作为温室里的花朵,他被娇惯坏了,被宠爱惯了,加上自己懒惰成性,导致最后自己都懒得活着了。
再看郑宇,他和杨锁有着异曲同工的悲哀,两者都是被溺爱的典型,一个饿死了,一个还继续被宠爱着。如果说杨锁“史上最懒”的结局很凄凉——饿死家中,让人痛心,那郑宇至少也是令人悲哀——带四年卫生纸,自立能力可见一斑。杨锁若能再勤奋些,而不是懒到“给他饭吃他都想让你直接喂到嘴里”,他的生命肯定还会延续;郑宇若能再自立些,他怎么也不会沦落为一下带四年的卫生纸,要知道,这点儿事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根本不值一提。杨锁之死,是个人占主要原因的悲剧,那郑宇的闹剧,也是自己不能从内心主动自立的结果。
杨锁和郑宇的故事,给所有父母都上了生动一课——被宠物化的孩子们,很容易滑入到习惯性被宠的泥淖难以自拔,最终失去和社会接轨的能力,一旦面对困难就会手足无措,折射出脆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赋予孩子肉体后更关键的是不要让孩子成为寄生虫,应当教给他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把孩子当宠物养着,溺爱一旦变成溺害,不但会成为蹩脚的笑话,更会毁掉孩子幸福的一生。
■编辑张金余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