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阳光的天空终将晴朗
有希望的人生不再迷茫
这八个人,第一次面对镜头,显得有些拘谨。
谈及希望这两个字时,他们有点害羞,有点恍惚,甚至有些闪烁。
她,河南人。住在北京清河,每天凌晨三点起床,五点赶到北影厂门口摊煎饼,一摊就是七年。风雨无阻。她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买她的煎饼,这样,她就可以多赚几块钱。让念书的孩子吃好点。
他,58岁,没有老伴,无儿无女,在公园做绿化工。他每天的饭菜就是馒头、萝卜、白菜粉丝……偶尔,他可以攒起一堆易拉罐,换点小钱。他希望每个星期都能吃上两次肉,不管猪头肉还是猪下水。
他,18岁,成绩一般,高中毕业之后,也许只能上个大专。他趁暑假出来当了两个月的保安,每天站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协警指挥交通。他希望能在学校里好好表现,将来当个公司的小职员。
他有点胖,三十来岁,是个出租车司机,每一次大班要连续开18个小时的车。跟女朋友一周才能见上一次。情况好的时候,每个月交完租金,还能剩下3000块钱。他不知道还能做点什么。他希望一个月能好好休息两天,希望自己的女朋友能够理解他。
他,20岁,成天穿个红色的T恤,往来于北京的天桥上和小区里发广告。不管大雪还是暴烈,他都跟过往的行人说“您好,麻烦您看看”。每当遭遇白眼和呵斥的时候,他心里会很难受。他是个外乡人,没办法,只能这么糊口。他希望能找一个稳定点的工作,不再让家人担心。
他是簋街上的一个卖唱歌手,吉他是每天晚上唯一的伙伴。他的收入要看当天的运气和客人的心情。有时碰上小混混,唱了半天,一分钱拿不到不算,还得请他们喝扎啤酒。他希望,人们能给卖唱歌手多一点尊重和支持。
他是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24岁,来北京投了200多份简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北京人才市场报》是他每天必看的报纸。他仍然在投简历,仍然在各大招聘中心徘徊。他希望能尽快找到一份工作,不管干什么,最好明天就能找到。
他25岁,上月儿子刚出生。一家三口,住在15平米的房子里。他是个送水工,他希望每天能多送点水。500桶、1000桶,甚至更多。送一桶水,他可以提成两毛钱。很多时候,是从没有电梯的一楼扛上六楼。问他累不累,他笑笑:“男人的肩膀硬得很。”
这是真实的八个人。他们在杨嘉松的《我希望我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里,他们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他们承受着生活给予的艰辛,他们每颗心里都憧憬着未来,他们每张脸上都镌刻着希望,他们是路边的小草,他们是积雪下的春苗。
他们都没有绝望,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希望?
编辑 杨逸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