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只羞辱一颗“纸心”

  玻璃虽晶莹,但易碎

  在西安某小学,刚刚迈进小学校门的孩子,被据说是迫切期待他们进步的老师不由分说地系上了一条绿领巾。可怜的孩子,在还没有学会说“羞辱”的年龄。便过早地尝到了这个词带给心灵的苦与痛。

  我不知道是一颗怎样的脑袋在一个怎样的时刻,灵光一闪地想出了绿领巾这个点子。“创意”,或许那个人还会得意地拿这个时髦的词为自己的点子加冕吧。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幅照片:一个女孩儿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手里赫然攥着一条绿领巾。到了校外,孩子立刻本能地把那不祥之物从脖子上解下来,她不愿意展示丑陋,她有一颗渴望被承认的心。

  绿领巾事件使我想到了美国小学生玩的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被撕裂的心》。老师先在班里讲明要玩一个关于“羞辱”的游戏。征集一个“自愿者”站到讲台上。接下来,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大大的心形图片贴在自愿者迈克的胸前,嘱咐他要对别人的贬损作出回应。游戏开始了。清晨,闹铃响了,迈克不愿意起床,妈妈气愤地对他喊:“迈克,又赖床!真是个大懒虫!”(撕下一片心)迈克说:“妈妈。我不舒服。”妈妈气愤地说:“你哥哥早就在等你了,为什么你跟哥哥差距这么大!我早看出来了,一有体育课你就想逃学。”(撕下一片心)迈克赶忙起床,奔到厨房吃东西,却听到哥哥说:“妈妈,我要上学去了。”妈妈说:“等等弟弟。”哥哥说:“那个笨蛋老迟到,我可不想因为等他错过校车。”(撕下一片心)迈克急急忙忙从家里跑出来,总算赶上了校车,却突然发现自己忘了带作业本,于是央求司机等他一下,司机却说:“白痴!这不是出租车,凭什么等你!”(撕下一片心)迈克只好上了车。到校后,迈克告诉老师说忘了带作业本,老师用洞悉一切的口气说:“你没有完成作业就撒谎说没带作业本,别以为我会相信你!”(撕下一片心)上体育课了,体育老师要大家分成“狮子队”和“老虎队”打篮球,瘦小的迈克想加入狮子队,可队长说:“我们不要他。他是个没用的家伙!”(撕下一片心)迈克想加入老虎队,队长说:“你的样子像只小猫,凭什么加入我们老虎队啊!”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撕下一片心)游戏结束了,自愿者的“心”也撕完了。在这一场“模拟伤害”游戏当中,虽然被羞辱的只有一个,但所有的人都体验到了被羞辱者心灵破碎的过程,明白了友善与尊重对一颗心灵多么重要。

  我向来是个看重“悲剧力量”的人。在我看来,悲剧用一种“模拟打碎”给了我们一种无比珍贵的提醒。悲剧中的人物替我们尝尽了人间悲苦,我们攥在手中的庸常日子被悲剧衬托得格外光艳美好。静坐在悲剧之外的阳光里,我庆幸自己的生活不曾被粗暴打碎,我愿意竭力为这不曾被打碎的生活增光添彩。如果伤害和毁灭注定要来,那就让它以一种模拟的方式登场吧。模拟过了,我们就获得了一种可贵的预防意识,就不至于在真实的生活中唐突地扮演一个愧对生活的角色。

  老师,带着你的学生玩一玩这个简单的游戏好吗?让撕裂仅仅发生在那颗纸做的心上,让纸后面那颗心被这惊心动魄的撕裂惊醒,让每一颗怦怦跳动的心都因这不期然的撕裂而注入爱与怜惜的力量,让种种有形与无形的绿领巾成为永远的“过去时”吧。

  编辑 邱文瑾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