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一个夏天,一艘轮船劈波斩浪,朝远方驶去,甲板上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倚栏远望,他刚刚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博士。他要回到大洋彼岸,给百废待兴、朝气蓬勃的祖国雪中送炭。他满怀憧憬,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这位想急切报效祖国的青年科学家就是谢家麟。
轮船停靠在夏威夷港口加注燃料,海风阵阵,鸥鸟飞翔。突然,谢家麟发现下面人群有些骚动,有人吃惊地说:“移民局和联邦特工来船上了!”谢家麟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什么,连忙向自己的船舱跑去。
几个幽灵般的特工很快出现在谢家麟的船舱,要求他出示证件。一个特工贼眉鼠眼地看了看,随即像逮住了一只雄鹰似的兴奋,大嚷大叫道:“把你的箱子拿出来,里面装的是什么?快说!”谢家麟平静地回答:“一些书籍。”他们撬开了一个箱子,里面果然是密密麻麻的书本,又想检查下面的,可是上面的箱子太重了,几个特工使出了吃奶劲儿也没有挪动,累得气喘吁吁。空气似乎一下子凝滞了。沉默了几分钟,一个头儿摆了摆手。谢家麟和其他几个中国学生被强行带下了船。
回到旧金山的谢家麟遥望祖国,心情惆怅,为了不给自己的母校添麻烦,也为了不连累更多的同事和朋友。他决定去一家工厂卖体力。过了一年。尘嚣直上的限制浪潮有所缓解,他那些被限制的行李又回到自己的身边,谢家麟重新回到了大学实验室。1955年的一天,美国移民局来人通知他选择其一:要么做永久的美国居民,要么回到中国。对祖国魂牵梦绕的谢家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他相信:留在美国工作只是锦上添花,而返回祖国却是雪中送炭。
回到祖国的谢家麟好像一炉熊熊燃烧的炭火,虽然当时祖国的科研事业像一张没有写上多少文字的白纸,加速器事业面临的困难更是比登天还难,既没有技术、设备、材料,又面临国际封锁,可是他相信凭着似火的热情,冲天的干劲,过人的智慧,敢于挑战的信心,一定能书写出辉煌的篇章。谢家麟一切从头做起,给新毕业的学生补电子学、微波技术、加速器理论等课程,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实验用的各种仪器和设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诞生了,像春天田野中的一丛新生的花朵斑斓多姿。
谢家麟永不满足,他的眼睛早已经盯上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能电子加速器的研制。可是它的技术难度很大,放眼世界,只有少数国家独有。面对负重如山的困难与挑战,谢家麟和团队权衡利弊、精益求精、大胆设想、独辟蹊径、力排众议,提出了可行而又有效的设计方案,经过四年的紧张工作,北京电子正负对撞机终于对撞成功,创造了与中国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等相媲美的科技辉煌。满怀豪情的谢家麟写下了这样的诗篇:“十年磨一剑,锋利不寻常。虽非干莫比,足以抑猖狂。”
为了人生的信仰,为了祖国科技事业高高屹立于科学世界之林,谢家麟不留恋荣华富贵的生活,以赤子情怀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为自己的祖国雪中送炭,使共和国的科技熔炉燃烧起为世人瞩目的熊熊之火,令千千万万的青年学子敬仰。1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