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著名女作家林徽因曾写过一首诗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用“四月天”来形容她所爱的人。四月,是个多彩的季节,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万事万物都在生长,需要施加各种营养,以便更好成长。宜宾学院教育心理学系副教授、国家心理咨询师何奎莲提醒市民,随着大家生活和工作渐入正轨,所面临的各种生活和工作压力也在增加,有时候会出现动力不足的状态,这时候就需要给心理也加点油——补充必要的心理营养素。
首要的心理“营养素”
——爱
爱是最个体成长和成功的重要动力源,是心理健康的首要营养素。爱伴随人的一生,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类型的爱:
童年时代是父母之爱。童年是培养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时期,需要父母给与子女充足、正确、科学、理性的爱,以保证其身心健康发育,并为一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基础和准备;
少年时代在父母之爱的基础上增加了同伴之爱和师长之爱。少年时代需要拓展爱的范围,接受来自父母、教师和长辈的关爱,来自同伴的友爱,以促进个体健康成长。
青年时代情侣和夫妻之爱尤为重要。青年时代,爱的主要类型是爱情。需要来自异性的关爱以保障对情爱的需求,需要成立家庭来获得安全和归属的需要。
中年人时代亲情与友情很重要。人到中年,社会责任重大,子女、亲人、朋友、同事之爱能给中年人事业和家庭上增加信心和动力,让生活充满欢乐和意义。
老年人时代亲情很重要。有感情的寄托和归属对于晚年幸福是关键因素。
第二“营养素”
——精神上的追求
何奎莲说,人是需要精神寄托的,精神上的需求对于心理的作用犹为重要。因此信念、理想、价值等精神需求就成为重要的心理健康的营养素。精神需要犹如心理的平衡器,能帮助人们保持平稳的心态,正确看待坎坷与挫折,防止偏离人生正常轨道,进入心理暗区。
第三“营养素”
——自我修炼
通过自我修炼,养成宽容幽默等性格特征,有助于心理健康。宽容与幽默是心理的润滑油,也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宽容与有名能帮助您脱离种种烦扰,减轻心理压力。同时要能接受来自他人的善意批评和建议。
第四“营养素”
——自我调节
转移回避与自我安慰,都只能暂时缓解心理矛盾,而适度的宣泄和正确的疏导才是治本的良方。心理负担若长期得不到宣泄或疏导,可能会演化为心理障碍。适度的宣泄和正确的疏导是心理压力有效的出气筒。但是,何奎莲提醒,宣泄应以不损害他人、不危害社会、不伤害自己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