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效应”:为什么拍广

拍广告片的为什么总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不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呢?为什么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呢?这就是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

我们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并不总是能够实事求是的评价一个人,而往往是根据我们对别人已有的了解对别人的其他方面进行推测,如果我们已经获得关于这个人的某些方面的好的信息,我们就更容易认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都不错,从而对这个人形成良好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因此又称晕轮效应。我国的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一种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在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严重者甚至可以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跟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处,有如乳酪”。

一般说来,外貌的魅力很容易导致光环效应。传说杨贵妃死后,一位老太太拾到了杨贵妃的一只鞋子,她把这只鞋子拿到市场上展示,并索要1000文钱以让参观者闻一下,愿意出钱的人竟然络绎不绝,这恐怕应该算是光环效应发挥作用的极至了。但即使是在强调个人意识的今天,光环效应也并不因为人们追求个性化的行动而减弱,青少年追星族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很多青少年因为喜欢一个歌星或影星而极力的模仿这位歌星,从服装、发型到说话做事的方式,无一不是竭尽全力模仿;拍广告片也是如此,虽说歌星、影星与这些商品的质量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是,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明星做过广告的商品很显然会比由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拍广告片的商品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