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健康是“第一状态”,疾病是“第二状态”,那么在这两个状态之间是一个巨大的模糊空间,这个空间包括了虚弱,还包括了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种种不完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是亚健康的重要原因,它会侵蚀人体的健康。尤其是作为社会和家庭中坚的中年人,更易感到精神不振,心绪不宁,疲乏无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易患感冒,没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去工作和生活,如不加注意,则易罹患疾病。此所谓病从“心”入。
中年人怎样防止病从“心”入呢?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一、补充足够的“精神营养素”中年最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夫妻、亲朋、父母和子女之爱,且其内容较青少年时代更为丰富。中年维护心理平衡的有效方法是宣泄和疏导,别故作深沉,把心里的不快倒出来,避免加重心理矛盾。
二、警惕心理积淀的潜在危机中年人“壮”而忘忧,容易滋生麻痹思想。中年人的“过午”意识易产生颓废、消沉情绪,结果出现身体未老心理先衰的现象。中年人过分与年龄抗争,过度的日暮途穷的紧迫感,长期干一些力不从心、超负荷的工作,可能会导致身心大亏。中年人的很多陋习如吸烟、酗酒、熬夜、赌博及饮食不节等不良行为,都是在此时期基本固定下来,成为健康隐患。
三、克服种种心理障碍,努力消除自卑、猜忌、怯懦、排他、冷漠等心理。
四、保持良好的心境,善于调适个人情绪,襟怀坦白,以诚待人,独立思考,通过思维的“新陈代谢”使自己保持稳定的心态。
防止病从“心”入比防止病从口入要难得多,每个中年人应该调动自己的心智,防止没有“病灶”也看不到“伤痕”的心理“内伤”,以良好的状态度过中年。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