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自己”作为铭文刻在德尔裴神庙上。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不能不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自我被扩大,就容易产生虚荣心理,形成自满和自我陶醉。这种人喜欢炫耀、哗众取宠,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如果自我被贬低,就容易产生无能心理,认为自己无用,一无是处。这种人本来可以才华出众,成绩超群,却由于自我贬低,“非不为,是不能也”的自欺欺人的自我退缩伤害了自我。那么应该怎样认识自己呢?
用“比较法”认识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人为镜”找出自己的特点,来认识自己。比较时,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比较客观。
用“自省法”认识自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来认识自己。重大事件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用“评价法”认识自己,应该重视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比主观自省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自我评价与他人的评价相近似,则可说明自我认识较好;如果两者相差过大,大多表明自我认识上有偏差,需要调整。当然,对待他人的评价,也要有认知上的完整性,不可偏听偏信,要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
用“经历法”认识自己,因为成功和失败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能力上的优点和劣势。
用“二分法”认识自己、辩证的观点,对自己的认识也不例外,既要充分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也要认清自己的短处与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把握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