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视剧,这句话也成了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叮嘱。然而,一些成年人也按照这样的信条生活,和家人、朋友、同事一起时活跃开朗,只要遇到陌生人,就绝口不说话,表情警惕或冷漠。其实,和陌生人说话也是有好处的,可以提高自信。
小孩的辨别能力不强,确实有可能因为轻信陌生人而受骗,父母这样叮嘱是对的。心理学的“沟通分析”流派把童年的很多信念称为“人生脚本”,认为在孩子6岁前,就形成了自己的“脚本”,如和陌生人说话是危险的,并决定未来都按这个“脚本”生活。但如果随着我们阅历的丰富,辨别力的增强,童年的“人生脚本”却仍然没有被改写的话,就意味着我们对自己应付外界的能力缺乏信心。
实际上,我们的自信是建立在与外界社会“能量交换”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交往,从外界得到很多新的知识和帮助,并从外界的反馈中肯定自我价值,那我们的自信心就会不断地增强。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拓展人际关系,与更多的陌生人交往来获得自信和成长。学习和陌生人说话,不妨从一些温和的方式开始。如在排队买东西时,和旁边的人拉拉家常;参加会议时与身边的人一起交流;甚至可以试着向别人问问路。
当然,和陌生人说话也要注意话题,不要一开始就问及隐私。另外,谈话的语气也要注意,既要显示出亲切,也不能太过亲密,否则可能吓到对方。
(责任编辑:孙新宇)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