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一生各个阶段受内分泌系统性激素的影响,机体功能和心理方面会出现多次较大的波动,生理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心理的变化,因而有多次发生心理障碍的危险期。如月经前期、孕产期、围绝经期等,在这些时期做好心理保健,对预防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与月经有关的心理保健
(1)月经异常:
生活方式改变、环境变迁、工作紧张等引起的情绪障碍可致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闭经等。其病因涉及精神社会因素、卵巢激素及神经递质改变等多方面。针对病因及相关症状,给予心理安慰与疏导,调整生活状态,包括合理的饮食及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戒烟、限制盐和咖啡的摄入等。对躯体及精神症状严重者,适量服用抗焦虑药物。
(2)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引起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导致绝经前后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易激惹、焦虑、抑郁、失眠及性功能障碍等,该期妇女的心理反应个体差异很大,随着机体的逐步适应,内分泌环境重新建立平衡,这些心理反应也会逐步适应。
对于围绝经期精神神经症状加剧者,应给予心理治疗。必要时可选用适量的镇静药以助睡眠。除此之外,围绝经期妇女应保持心情舒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日晒时间,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含钙丰富的食物,以预防骨质疏松。
与分娩有关的心理保健
分娩全过程对孕妇及胎儿均属强烈应激。孕妇会对胎儿的安危产生焦虑,对分娩过程的疼痛产生恐惧。分娩时的环境、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对产妇精神状态也会有很大影响。诸如产室的陌生环境、频繁的叫嚷噪声、自身的恐惧等均能减少产妇的子宫胎盘血流量,导致胎儿窘迫。
若新生儿有严重畸形或新生儿不幸死亡,对产妇均是严重的精神创伤。严重的情绪障碍会影响产力,导致难产甚至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孕期应对孕妇讲解分娩是自然的生理现象,在分娩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耐心安慰产妇,提倡开展家庭式产室,由丈夫或家人陪伴,以消除产妇的恐惧和焦虑,有助于顺利地完成分娩全过程。
若新生儿出现问题,必须安排适当时机和恰当方式告诉产妇,以免影响产后康复。
与妇科手术有关的心理保健
(1)行子宫切除、卵巢切除手术的心理保健
由于受术者对卵巢、子宫的功能认识不足,当因病变需行子宫或卵巢切除时容易产生许多顾虑,如误认为切除子宫、卵巢会失去女性特征。患者往往会表现出情绪低落、顾虑重重,甚至影响夫妻感情。因此,医务人员在术前应对患者耐心解释、消除顾虑。
(2)行输卵管结扎术的心理保健
绝育手术仅是结扎输卵管,使卵子与精子无法相遇,达到永久性避孕的目的,并不影响卵巢功能。但行绝育手术的女性,绝大多数为健康个体,本无通过手术解除病痛的需要,因而更容易产生怕疼痛、怕出现手术后遗症、怕失去女性特征等心理。因此,术前应仔细检查受术者有无神经衰弱、癔症等,并使受术者了解绝育术的原理。
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概念是,不但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重视心理健康,做好不同时期的心理保健,对女性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一笔丰厚的健康财富。